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chun2

①酒味厚:~酒。~醪。

②纯粹:~和(性质或味道纯正平和)。~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美。~化。

③同【淳】。

④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乙~。胆固~。

异体:醕 𨣳 𨣶

异体:醕 𨣳 𨣶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ジュン,シュン;

醇字字源已被关注:18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7

醇字字源百家诸说,醇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不澆酒也。从酉。𦎧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小篆從「酉」,「𦎧」聲。本義是酒質濃厚。

20 字

 詳解: 小篆從「酉」,「𦎧」聲。隸書為求簡便,把「𦎧」改成筆畫較少又比較常見的偏旁「享」。本義是酒質濃厚。《說文》:「醇,不澆酒也。从酉,𦎧聲。」段玉裁注:「凡酒沃之以水則薄,不襍以水則曰醇,故厚薄曰醇澆。」如《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30行:「[火+囂](熬)鹽令黃,取一斗,裹以布,卒(淬)醇酒中。」《史記.陳丞相世家》:「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

  「醇」也表示精粹。《玉篇.酉部》:「醇,粹也。」如《周易.繫辭下》:「天地絪縕,萬物化醇。」孔穎達疏:「萬物感之變化而精醇也。」北宋王安石〈西垣當直〉:「討論潤色今為美,學問文章老更醇。」

  「醇」通「純」,表示純粹。如《漢書.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顏師古注:「醇謂色不雜也。」《齊民要術》引《異物志》:「交趾所產甘蔗特醇好,本末無薄厚,其味至均。」

  「醇」同「淳」,表示淳樸、敦厚。如《淮南子.氾論》:「古者人醇工厖,商樸女童。」高誘注:「醇,厚,不虛華也。」《漢書.景帝紀》:「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444 字相關漢字: 酉,𦎧,享,純,淳

醇字字源演变,醇字源流

醇字源流

秦-簡

關沮

醇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醇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醇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醇字源流

宋-篆

汗簡

醇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醇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醇字源流

宋-楷

古文四聲韻

醇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醇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醇字书法,醇字写法,醇字图片

醇字源流

晉-隸

醇字源流

宋-行

蘇軾

醇字源流

清-隸

高翔

醇字字源读音,醇字字源字义及醇字常用词组

  • chun2酒质浓厚

  • chun2精粹

  • chun2专,纯一不杂

  • chun2敦厚;淳朴 也作=淳淳

  • chun2有机化合物的一类 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的衍生物 一元醇的通式为R-OH(R代表烃基) 如:乙醇,俗称酒精,是最普通的一种醇

醇字康熙字典字源

【酉集下】【酉字部】

〔古文〕𨣳【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純。

【說文】不澆酒也。

【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

【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

【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

【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

【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

【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

【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

【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

【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註】居者,止而安也。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

【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

【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䣩。 說文(121)

醇字说文解字字源

不澆酒也。[澆、?也。凡酒沃之以水則薄。不襍以水則曰醇。故厚薄曰醇澆。醇襍亦卽此字。一色成體謂之醇。純其叚借字。]从酉。𦎧聲。[常倫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