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漾水。出隴西豲道。東至武都爲漢。从水。羕聲。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小篆從「水」,「羕」聲。本是古河流名,即漾水,是漢水之上流,源出甘肅省天水市,即今嘉陵江上流的西漢水。又表示水流綿長之意,後引申為水波動盪之貌。
75 字
詳解: 金文、小篆從「水」,「羕」聲。本是古河流名,即漾水,是漢水之上流,源出甘肅省天水市,即今嘉陵江上流的西漢水。《水經注》:「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古時漾水源出甘肅,南流至陝西省略陽縣即折而東流為漢水,後因略陽縣東水道中斷,水流至嘉陵江(參徐灝《說文解字箋注》)。《說文》:「漾,出隴西栢道,東至武都為漢。」段玉裁注改「栢道」為「豲道」,然而「栢道」應為「氐道」。
「漾」表示河水長流之意。王粲〈登樓賦〉:「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李善注:「《韓詩》曰:『江之漾矣,不可方思。』薛君曰:『漾,長也。』」意指道路漫長而遙遠,河水綿延而深廣;作者用以比喻時局艱難。
又引申表示水波動盪之貌,即蕩漾,《篇海類篇.地理類.水部》:「漾,水搖動皃。」北宋王安石〈欲歸〉:「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陰。」又可作動詞,漾舟即泛舟。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漾舟陶嘉月」,李周翰注:「漾舟,泛舟也。」這句指在春月下開心地泛舟。亦可指拋擲,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待漾下,又瞻仰。」凌景埏校注:「漾,拋。」
金文用作地名。曾姬無卹壼:「宅茲漾陵」,「漾陵」是地名,意謂居住在漾陵。包山楚簡中亦有出現「漾陵」這個地名。
「漾」字古文為「瀁」,《說文》:「瀁,古文從養。」《漢書.地理志》:「嶓冢道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史記.夏本紀》:「嶓冢道瀁,東流為漢,又東為蒼浪之水。」「漾」與「瀁」義同;這兩句指從嶓冢道流出的漾水,向東流而為漢水,又向東流為滄浪之水。643 字相關漢字: 水,羕,瀁
yang4古水名 1.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 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 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县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重庆市注入长江 2.今陕西省西南境的汉水上源
yang4水流长
yang4水动荡貌
yang4浮动;飘动
yang4游动
yang4泛溢
yang4挥动;晃动
yang4抛弃,扔掷
yang4照映;闪耀
yang4散发,流露
yang4方言 湖泊(多用于湖泊名) 如:钱山漾(在浙江省);北马漾(在江苏省)
【巳集上】【水字部】
〔古文〕瀁【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𠀤音㨾。水名。
【說文】水出隴西柏道。
【書·禹貢】嶓冢導漾。
又水搖動貌。
又長也。
【王粲·登樓賦】川旣漾而濟深。
亦作養。
漾水。出隴西豲道。東至武都爲漢。[豲各本作柏。字之誤也。今依水經注所引說文正。前志豲道屬天水。後志屬漢陽。漢陽卽天水也。豲道不屬隴西。當作氐道。乃與漢志合。水經注漾水篇曰。許愼、吕忱、闞駰竝言漾水出隴西豲道。東至武都爲漢水。不言氐道。然豲道在冀之西北。又隔諸川。無水南入。疑出豲道之爲謬矣。按禹貢曰。嶓冢道漾。東流爲漢。又東爲滄浪之水。前志隴西郡氐道下曰。禹貢養水所出。至武都爲漢。武都郡武都下曰。東漢水受氐道水。一名沔。過江夏謂之夏水。二條相屬爲辭。隴西郡西下又曰。禹貢嶓冢山、西漢所出。南入廣漢白水。東南至江州入江。鄭注尙書道漾引地理志漾水出隴西氐道。至武都爲漢。至江夏謂之夏水。注梁州沱潛云潛葢西漢。出嶓冢。東南至巴郡江州入江。行二千七百六十里。又云漢別爲潛。其穴本小。水積成澤。流與漢合。大禹自導漢疏通卽爲西漢水也。班、鄭皆謂東漢西漢同出嶓冢。西漢者、別於漢而曰西漢。東流者、本無東偁。班志武都下云東漢者、淺人增字。鄭注云潛葢西漢、今尙書正義倒爲漢西。皆非也。班、鄭所云今水道不合。故異說紛然。金氏榜禮箋曰。後儒言漢水源者、咸求之于嶓冢。榜以漢志攷之。嶓冢導瀁、惟据禹貢漢水言耳。周職方荆漢水、則不導源於嶓冢。故志於武都沮下曰。沮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南至沙羨南入江、過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說文、水經、後漢郡國志皆云然。葢瀁水輟流。不與漢相屬。由來久矣。志言禹貢瀁水出隴西氐道縣、至武都爲東漢水。一名沔。過江夏謂之夏水。入江。此明禹貢漢水故道。若魏郡鄴東故大河、館陶屯氏河之類。班氏自謂采獲舊聞。考跡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下及戰國、秦漢者如是。非謂漢代逕流之道。東漢水仍上受氐道水也。水經說西漢水曰。瀁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爲漢水。東南至江州縣。東南入于江。瀁水旣輟東流。勢必西入。徒以氐道無可考見。後世莫能定其孰爲瀁水。而與東漢水不相屬。得水經校之?明。後儒考漢志不詳于漢源。求嶓冢不得。因旁漢水之山强名之爲嶓冢。亦近誣矣。漢志。禹貢嶓冢山、在隴西西縣、西漢水所出。南入廣漢白水。東南至江州入江。不見于氐道。然於氐道言禹貢瀁水所出。東至武都爲漢。正釋經嶓冢導瀁、東流爲漢。明氐道亦得有嶓冢山。是山峯岫延長。西、氐道皆其盤迴之地。準之地望。氐道當在西縣東。志已于西縣著嶓冢山。氐道例不重出。水經言瀁水出隴西氐道嶓冢山。郭景純山海經注亦言嶓冢在武都氐道縣南。可與漢志互明。西漢水、鄭書注以爲禹貢梁州之潛。以上受漢別。故得西漢水之稱。後乃倂其上流出嶓冢者名之爲西漢水矣。玉裁謂金氏之言、可爲異說折衷。許云出隴西氐道至?都爲漢水。許非用班志而與志同。皆釋尙書禹時漢源也。不言嶓冢山者、言氐道而嶓冢在其中。與志同也。武都者、漢武都郡之武都縣。今甘肅鞏昌府成縣西北百里有仇池城。城東南有漢武都故城。]从水。羕聲。[余亮切。十部。按韓詩江之漾矣。以爲羕之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