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五
拼音wu3
①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
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异体:伍 㐅 𠄡 𫝀
异体:伍 㐅 𠄡 𫝀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ゴ;いつ,いつつ
五字字源已被关注:3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說文》五行也。从二。侌昜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
《字源》指事 本用五横画表示数字“五”,与一、二、三、四造字方法相同。后代交错之形代替,或再加两横画于上下……本义为交错,假借为数词
《漢多》甲金文及篆文構形相同,本義不詳,許慎認為字象天地交錯之形,朱芳圃從其說。後多假借為數名。
略說: 甲金文及篆文構形相同,本義不詳,許慎認為字象天地交錯之形,朱芳圃從其說。後多假借為數名。
44 字
詳解: 甲金文及篆文構形相同,本義不詳,許慎認為字象天地交錯之形,朱芳圃從其說。後多假借為數名。《說文》:「五,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乂,古文五省。」
「五」之本義不詳,一說以為字象刻識符號,用來表示數詞「五」(于省吾)。一說以為「五」象收繩器之形,為「互」之初文(丁山)。參見「互」。由於于省吾認為商代陶文及甲骨文所見之「乂」形與五橫畫形皆為「五」,張秉權據此提出五橫畫形即象五指橫伸之形,又因五指橫伸,掌紋可見,故以「乂」形來表示掌紋;後來「五」字即在「乂」形上下各加一橫,象掌中有紋,用來表示數字「五」。按季旭昇以為五橫畫乃「亖(四)」加一飾筆,並非「五」字,故此說似未成立。
甲骨文「五」用作數詞,或用作基數,《合集》14316:「𤉲(燎)于東,五犬、五羊」,指在東面進行燎祭,祭牲是五隻狗、五頭羊。或用作序數,《合集》6:「五月。」甲骨文有「五族」一詞,指一種軍事組織,《合集》28054:「五族。」
金文亦用作數詞,尹姞鬲:「易(賜)玉五品。」訓匜:「今大赦女(汝),鞭女(汝)五百。」又用作序數,五年師[㫃史]𣪕:「隹(唯)王五年九月既生霸壬午。」又金文常見「五日」一詞,指旗上之日月星圖案,王臣𣪕:「旂五日。」1935年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陸攻戰紋鑑,其中圖案右側有一船立一大旗,上有五個圓形,即為「五日」(張政烺)。
戰國竹簡用作數詞,《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4:「苗民非甬(用)霝(靈),折(制)㠯(以)型(刑),隹(唯)乍(作)五戒之型(刑)曰法。」全句指苗民的君主不肯從善,用刑罰來制裁人民,制訂了五種殘暴的刑罰,以為法律。字又用作地名,《清華簡二.繫年》簡41-42:「晉文公思齊及宋之德,乃及秦𠂤(師)回(圍)曹及五鹿,伐衛以脫齊之戍及宋之回(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正月戊申,取五鹿。」
秦簡中「五」可讀成「伍」,《睡虎地秦簡.封診式.有鞫》簡6:「士五(伍)居某里。」《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集解》引如淳曰:「嘗有爵而以罪奪爵,皆稱士伍。」「士伍」指曾經有爵位,卻因罪而被褫奪爵位的人。又「五」可讀為「語」,指言語,《睡虎地.日書乙種》簡240:「丁丑生,好言五(語)。」
馬王堆帛書「五」可讀成「吾」,用作第一人稱代詞,《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第15行:「五(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1008 字相關漢字: 互,乂,伍,語,吾
商-甲骨
𠂤組
商-甲骨
花東子卜辭
商-甲骨
賓組
商-甲骨
歷組
商-甲骨
出組
商-甲骨
歷無名間
商-甲骨
何組
商-甲骨
無名組
商-甲骨
黃組
商-金
商
周-金
西周早期
周-金
西周中期
周-金
西周晚期
春秋-金
春秋早期
春秋-金
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金
春秋晚期
春秋-金
春秋
春秋-簡
侯馬盟書
戰國-金
戰國早期
戰國-金
戰國晚期
戰國-金
戰國
楚-簡
秦家嘴
楚-簡
子彈庫
楚-簡
郭店
楚-簡
包山
楚-簡
望山
楚-簡
曾侯乙墓
楚-簡
上博
楚-簡
新蔡葛陵
楚-簡
九店
楚-簡
仰天湖
楚-簡
天星觀
楚-簡
信陽
秦-簡
放馬灘
秦-簡
睡虎地
秦-簡
嶽麓書院
秦-簡
龍崗
秦-簡
關沮
秦-簡
里耶
漢-簡
張家山
漢-石
熹平石經
魏-石
三體石經
魏-篆
春秋僖公石經
唐-石
開成石經
唐-篆
唐代石刻篆文
宋-印
廣韻
宋-印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秦-隸
睡虎地簡牘
漢-篆
漢-篆
金文
漢-隸
三國-隸
三國-草
皇象(傳)
孫吳-篆
晉-隸
晉-行
王羲之
晉-草
索靖(傳)
晉-草
王獻之(傳)
晉-草
王羲之
隋-楷
智永
隋-草
智永
唐-篆
唐-篆
李陽冰
唐-篆
瞿令問
唐-隸
李隆基
唐-隸
韓擇木
唐-楷
虞世南
唐-楷
褚遂良(傳)
唐-楷
褚遂良
唐-楷
歐陽通
唐-楷
柳公權
唐-楷
歐陽詢
唐-楷
張旭(傳)
唐-楷
臨王羲之
唐-楷
顏真卿
唐-行
李邕
唐-行
李世民
唐-行
懷素
唐-草
懷素
五代-篆
錢鏐
宋-篆
朱濟道
宋-楷
黃庭堅
宋-楷
蘇軾
宋-楷
趙佶
宋-行
蘇軾
宋-行
米芾
宋-行
蔡襄
宋-行
吳琚
宋-行
秦檜
宋-行
黃庭堅
宋-草
文天祥
宋-草
黃庭堅
元-隸
吳叡
元-隸
趙孟頫
元-楷
趙孟頫
元-行
鮮于樞
元-草
趙孟頫
元-草
康里巎巎
元-草
鮮于樞
明-行
唐寅
明-草
宋克
明-草
王寵
清-篆
趙之謙
清-篆
鄧琰
清-篆
永瑆
清-篆
張廷濟
清-篆
楊沂孫
清-篆
吳昌碩
清-篆
吳讓之
清-篆
吳大澂
清-隸
趙之謙
清-隸
王澍
清-隸
鄭簠
清-隸
何紹基
清-楷
趙之謙
清-行
劉墉
清-草
黃慎
清-草
王鐸
南北朝-楷
南北朝-楷
鄭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