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mo2

①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王。~爪。~怪。~鬼。~掌。~窟。恶~。妖~。病~。

②不平常,奇异体的:~力。~术。~怔(举动异体常,像有精神病。

【怔】读轻声)。~法。

异体:𮭺

异体:𮭺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マ,バ;

魔字字源已被关注:13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魔字字源百家诸说,魔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鬼」,「麻」聲,是梵文音譯「魔羅」的略稱,佛教把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者和一切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均稱作「魔」。

57 字

 詳解: 從「鬼」,「麻」聲,是梵文音譯「魔羅」(मार, Māra) 的略稱,佛教把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者和一切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均稱作「魔」。《大智度論》卷五:「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

  「魔」可表示惡鬼、怪物。《說文新附》:「鬼也。从鬼,麻聲。」 唐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金鈴攝群魔.絳節何兟兟。」

  「魔」常喻指邪惡勢力。《魏書‧元遙傳》:「法慶以歸伯為十住菩薩、平魔司、定漢王……凶眾遂盛,所在屠滅寺舍,斬戮僧尼,焚燒經像,云新佛出世,除去舊魔。」

  「魔」也指迷戀某事物的人,或指使之迷戀之事物。唐白居易〈與元九書〉:「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魔」亦表示入迷、使入迷。前蜀貫休〈寄赤松舒道士〉之二:「余亦如君也,詩魔不敢魔。」352 字相關漢字: 鬼,麻

魔字字源演变,魔字源流

魔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魔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魔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魔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魔字书法,魔字写法,魔字图片

魔字源流

唐-楷

魏棲梧

魔字源流

唐-楷

薛稷

魔字源流

唐-楷

褚遂良

魔字源流

唐-行

釋玄序集王羲之

魔字字源读音,魔字字源字义及魔字常用词组

  • mo2梵语Māra音译“魔羅”的略称 意为扰乱、破坏、障碍等 佛教指能扰乱身心、破坏好事、障碍善法者 印度神话传说欲界第六天之主波旬为魔王,常率魔众作破坏善事的活动 佛教采用其说,并以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为魔

  • mo2我国宗教所指的能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

  • mo2比喻恶势力 如:魔爪;魔掌

  • mo2神奇,奇异

  • mo2爱好入迷

  • mo2精神错乱,失去理智 俗名疯魔

魔字康熙字典字源

【亥集上】【鬼字部】 【唐韻】莫波切【集韻】【韻會】眉波切,𠀤音摩。

【說文】鬼也。

【楞嚴經】降服諸魔。

 又天魔舞。

【王建宮詞】子大夫魔舞袖長。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从石作磨,䃺省也。梁武帝攺从鬼。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