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bing3

①承受,生成的:~性。~赋。

②指下对上报告:~报。~复。回~。

异体:稟 𥜘 𪲪 ,𫡿 ...更多

异体:稟 𥜘 𪲪 ,𫡿 ...更多

其它释义:越南字释义

同【𡗋】字。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リン,ヒン;あたえる,うける {"法務省戸籍法関連通達・通知": ["稟"]}

禀字字源已被关注:2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禀字字源百家诸说,禀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字源》异体 稟

禀字字源演变,禀字源流

禀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禀字书法,禀字写法,禀字图片

禀字源流

唐-楷

顏真卿

禀字源流

唐-楷

薛稷

禀字源流

唐-楷

歐陽通

禀字字源读音,禀字字源字义及禀字常用词组

  • 同=稟稟

禀字康熙字典字源

【午集下】【示字部】 【正字通】俗稟字。


【唐韻】【集韻】【韻會】𠀤力錦切,音懔。

【說文】賜穀也。从㐭从禾。

【徐曰】公稟賜之也。

【廣韻】與也。

【增韻】供也,給也,受也。

【禮·中庸】旣稟稱事。

【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

【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

【師古註】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

【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

【傳】稟,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

【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韻會】俗作禀,非。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