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剀】的繁体字。

异体:剀

异体:剀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ガイ,カイ;

剴字字源已被关注:2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2

剴字字源百家诸说,剴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大鎌也。一曰摩也。从刀。豈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從「刀」,「豈」聲。本義是鎌刀。

18 字

 詳解: 金文從「刀」,「豈」聲。本義是鎌刀。

  金文只見於叔尸鐘:「內外剴(闓)辟(闢)」,「剴」讀作「闓」,《說文》:「闓,開也。」李家浩則認為此句應釋為「內外剴(愷)屖(悌)」,形容鐘鼓之聲和樂平易。姑備一說。

  簡帛「剴」通作「豈」,表示反問副詞,《郭店楚簡.緇衣》「剴必盡仁」,今本《禮記.緇衣》作「豈必盡仁」。《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剴非計長久」,《戰國策.趙策四》作「豈非計久長」。

  《說文》:「剴,大鎌也。一曰摩也。从刀豈聲。」222 字相關漢字: 刀,豈,闓

剴字字源读音,剴字字源字义及剴字常用词组

  • kai3大镰

  • kai3磨,磨刀

  • kai3切实;中肯 如:剴切

  • kai3规劝;讽喻

  • kai3动

  • ai2同=𧰙 靠近𧰙

  • ai2遭受 后作=捱(挨)捱

剴字康熙字典字源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該。

【說文】鎌也。从刀,豈聲。一曰摩也。又【玉篇】切也,動也。

【唐書·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又【唐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𠀤音皚。義同。又【集韻】居代切,該去聲。義同。 說文(121)

剴字说文解字字源

大鎌也。[謂可切地芟刈也。金部曰。鉊、大鎌也。]一曰摩也。[下文云。刀不利於瓦石上刉之。剴刉音義皆同也。引伸之爲規諷之義。如大司樂注曰導者言古以剴今、雨無正箋巧言謂以事類風切剴微之言是也。唐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今人乃謂直言爲剴切。昧於字義甚矣。]从刀。豈聲。[五來切。古音在十五部。又古愛反。與?槩音義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