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略說: 從「肉」,「孛」聲。「脖胦」表示肚臍。
19 字
詳解: 從「肉」,「孛」聲。「脖胦」表示肚臍。《玉篇.肉部》:「脖胦,胅臍也。」又指氣海穴,在肚臍下一寸五分。《靈樞經.九鍼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普濟方.針灸》:「氣海一穴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針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之。」
「脖」後來表示頸項。如元代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青龍偃月刀,九九八十斤,脖子里著一下,那里尋黃文?」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簡帖僧巧騙皇甫妻》:「那漢見那婦人叫將起來,却慌了,就把隻手去尅着他脖項,指望壞他性命。」
郭店楚墓竹簡有從「肉」從「或」的字形,黃德寛、徐在國釋為「脖」,讀為「鬱」。又見包山楚簡,從「肉」從二「或」。《戰國文字編》把相關字形收在「脖」下。可備一說。313 字相關漢字: 肉,孛,或,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