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信也。漢制㠯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字源》形声
略說: 「符」字最早見於戰國金文,從竹付聲,是古代朝廷任官命使、調兵遣將的憑證,也稱兵符。
41 字
詳解: 「符」字最早見於戰國金文,從竹付聲,是古代朝廷任官命使、調兵遣將的憑證,也稱兵符。
「符」一般分為兩半,右半在帝王,左半在將軍,調兵之時,使者帶符上朝驗合,才可行動。「符」形狀多種,以虎符為主;質料有銅、木、玉等,以青銅為多。
《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符」又是出入門關的憑證。《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周禮》:「門關用符節。」一般而言,「符」多指兵符,「節」指通行證;不過「符」、「節」同為信物,義同可通,出土虎符亦有自名為「節」者,參見「節」。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兵符。如杜虎符:「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新郪虎符:「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在)新郪。」《漢書.文帝紀》:「九月,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
《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符」字之「寸」的一劃置於上面,與「寸」字帛書異體同,參見「寸」。440 字相關漢字: 節,寸
fu2古代朝廷封爵、置官、命使和调遣兵将的凭证
fu2符节,古代出入门关的凭证
fu2契约;证券
fu2法规
fu2古代下行公文的一种文体
fu2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
fu2道;规律
fu2仪表
fu2作物的横行
fu2瑞征,迷信的人认为是天神显示给人的某种征兆、启示
fu2符谶,一种假称神意以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fu2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fu2符号 如:音符;休止符
fu2相合
fu2验证;应验
fu2相当
fu2竹名
fu2同=苻 鬼目草苻
fu2通=孚孚
fu2通=浮 显现在外的浮
fu2通=柎 萼足柎
fu2古县名 故址约在今四川省合江县境
fu2姓
【未集上】【竹字部】 【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扶。
【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釋名】符,付也。書所敕命于上,付使傳行之也。
【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
【篇海】符者,輔也,所以輔信。又驗也,證也,合也。
【六書音義】符之爲言扶也,兩相符合而不差也。
【周禮·地官】門關用符節。
【註】符節者,如今諸官詔符也。
【史記·五帝紀】黃帝合符釜山。
【註】合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
【高祖紀】六年,剖符行封。
【孝文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
【註】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𥳑易也。師古曰:竹使符,與郡守各分其半,右留京師,左以與之。
又符瑞。
【禮·記註】萬物之符長。
【疏】符謂甘露、醴泉之屬。
又符籙。
【帝王世紀】黃帝討蚩尤,西王母以符授之,乃立請祈之壇,親自受符。
又木膚也。
【山海經】丹木赤符而黑理。
又書名。
【黃帝泰階六符經】【隂符經】【春秋·感精符】。
又官名。
【前漢·趙堯傳】堯爲符璽御史。
又姓。
【廣韻】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爲符璽令,因而氏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有符離縣,犍爲郡有符縣,巴郡有符特山。
【趙充國傳】匈奴發騎,旁塞至符奚盧山。
【北史·隋本紀】開皇十五年,旅王符山。
【山海經】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又獸名。
【後漢·班超傳】月氏貢符拔。
【註】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又竹名。
【廣東新語】雙髻峰下百十步,劉仙壇側有符竹,竹不甚高大,止數尺,葉上有文如蝸涎,如古篆籀,其行或複或單,或疎或密,葉葉不同,若今巫覡所書符者。一竹中有一葉二葉,或數十竹中無一葉,葉雖枯而文色不改。文多白,與葉色不同。山人謂之竹葉符,每以餉客。
又敷無切。
【史記·律書】萬物剖符甲而生。
【註】符,音孚。
又叶房尤切。
【陳琳·大荒賦】考律歷于鳳鳥兮,問民事于九鳩。傷典墳之圯墜兮,關大聖之顯符。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