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
拼音qi2
①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
②不相同,不一致:~义。~视。
异体:𣥖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キ,ギ;
歧字字源已被关注:9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略說: 從「止」,「支」聲,表示岔路。
15 字
詳解: 從「止」,「支」聲,表示岔路。晉左思〈蜀都賦〉:「羲和假道於峻歧,陽鳥迴翼乎高標。」
「歧」可表示同一物分而為兩支。《列子‧說符》:「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歧」也指正式或正當途徑以外的其它途徑。《舊唐書‧韋澳傳》:「吾不為時相所信,忽自宸旨,委以使務,必以吾他歧得之,何以自明?」
「歧」還表示有差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贊曰:賦自《詩》出,分歧異派。」196 字相關漢字: 止,支
宋-印
廣韻
增韻
明-印
洪武正韻
清-印
康熙字典
唐-楷
柳公權
張旭(傳)
元-草
鮮于樞
明-行
解縉
清-草
歸莊
qi2歧路;岔道
qi2叉开;分开
qi2不相同;不一致 如:歧义;歧视
qi2同=跂 多出的脚趾跂
qi2姓 也作=岐岐
【辰集下】【止字部】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祁。
【集韻】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
又歧路也。
【顏延之·赭白馬賦】臨歧矩步。
【註】歧,歧路也。《爾雅》曰:二達謂之歧。
【後漢·張堪傳】麥穗兩歧。
【註】一莖兩穂,如歧路之二達。
又歧歧,飛行貌。
【潘岳·笙賦】翾翾歧歧。
通作岐。
又【玉篇】古文𨙸字。註詳邑部四畫。 玉篇(543)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