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無聞也。从耳。龍聲。
《字源》形声
略說: 「聾」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從「耳」,「龍」聲(從李孝定所釋),本義為聽不到聲音。
39 字
詳解: 「聾」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從「耳」,「龍」聲(從李孝定所釋),本義為聽不到聲音。
《說文》:「聾,無聞也。從耳,龍聲。」《釋名.釋疾病》:「聾,籠也,如在蒙籠之內,聽不察也。」《廣雅.釋訓》:「聾、聵,疾也。」王念孫疏證:「聾、聵,皆不能聽之疾。」傳世文獻多用作本義,指失去聽力,《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
甲骨卜辭辭殘,字義不明。《合集》21099:「丑卜……聾。」金文用作人名,聾乍寶器鼎:「聾乍(作)寶器。」
戰國文字「聾」指聾子,《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36-37:「民乃宜怨,虐疾始生,於是乎有喑、聾、皮(跛)、眇、癭、㾈、婁(瘻)始起。」全句指難怪人民因而生怨恨,瘧疾也開始產生,於是啞巴、聾子、腳瘸、一目小或一目失明、大脖子、駝背、脖子腫起的人開始多了起來。
漢帛書用作本義,指耳聾,《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第112行:「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399 字相關漢字: 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