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下首也。从𩑋。屯聲。
《字源》形声
略說: 從「頁」,「屯」聲,本義為以首叩地。
18 字
詳解: 從「頁」,「屯」聲,本義為以首叩地。《說文》:「下首也。从頁,屯聲。」《周禮‧春官‧大祝》:「一曰稽首,二曰頓首。」
「頓」可表示以足跺地。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引員亢之纖婉,頓脩趾之洪姱。」
「頓」也可表示叩擊、敲打。晉王嘉《拾遺記‧魏》:「時南越獻白象子在帝前,彰(曹彰)手頓其鼻,象伏不動。」
「頓」還表示頓仆、跌倒。漢陸賈《新語‧資質》:「仆於嵬崔之山,頓於窅冥之溪。」
「頓」亦表示毀壞、敗落。《國語‧周語上》:「其無及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韋昭注:「頓,敗也。」
「頓」還可表示撤除、捨棄。《文選‧曹植〈七啟〉》:「於是駴鍾鳴鼓,收旌弛旆,頓綱縱網,罷獠回邁。」李善注:「頓,猶捨也。」
「頓」也指抖動、振動。晉陸機〈應嘉賦〉:「仰群軌以遙企,頓駿羽以婆娑。」
「頓」還指整頓、頓而使齊。《後漢書‧馬融傳》:「然後舉天網,頓八紘,揫歛九藪之動物,繯橐四野之飛征。」
停頓、停止也用「頓」表示。《文選‧傅毅〈舞賦〉》:「擊不致筴,蹈不頓趾。」李善注:「蹈鼓而足趾不頓,言輕且疾也。」
「頓」還表示宿食之所、館舍。《宋書‧鮮卑吐谷渾傳》:「於是擁馬西行,日移一頓,頓八十里。」
「頓」亦表示同時、一下子。晉張華《博物志》卷十:「人以冷水自漬至膝,可頓啖數十枚瓜。」
「頓」還用作量詞,表示次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586 字相關漢字: 頁,屯
漢-隸
漢-行
晉-行
王羲之
晉-行
謝安
晉-行
王珣
晉-行
王獻之
晉-行
郗鑒
晉-行
王羲之(傳)
晉-草
王羲之
晉-草
王敦
晉-草
王濛
晉-草
王珣
隋-楷
智永
隋-草
智永
唐-篆
李陽冰(傳)
唐-楷
薛稷
唐-楷
蔣善進
唐-行
褚遂良
唐-行
陸柬之
唐-草
懷素
唐-草
歐陽詢
唐-草
孫過庭
宋-楷
趙佶
宋-行
米芾
宋-行
吳說
宋-行
黃庭堅
宋-行
蔡襄
宋-行
孫覿
宋-行
蘇軾
宋-草
趙佶
宋-草
米芾
宋-草
蔡京
元-篆
吳叡
元-隸
趙孟頫
元-楷
趙孟頫
元-行
王蒙
元-草
鮮于樞
元-草
趙孟頫
明-行
張瑞圖
清-篆
黃士陵
清-隸
金農
清-隸
王澍
清-行
王文治
清-行
惲壽平
清-草
王澍
劉宋-行
孔琳之
dun4以头叩地
dun4以足或物叩地
dun4止宿;屯驻
dun4放置,安放
dun4舍弃;废弃
dun4用力牵引;扣紧
dun4上下抖动使整齐
dun4僵仆;仆
dun4损坏;败坏
dun4宿食之所 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dun4昏乱
dun4量词 名量用于饭的餐数;动量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
dun4副词 表示情态,相当于“立刻”、“忽然”
dun4通=鈍 不锋利;不颖悟鈍
dun4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公元前496年灭于楚
dun4姓
du2[冒頓]见“冒(mo4)”
【戌集下】【頁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困切,敦去聲。
【說文】下首也。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二曰頓首。
【註】頓首,拜頭叩地也。
又【博雅】頓,僵也。
又【揚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
又【增韻】貯也,宿食所也。
【隋書·煬帝紀】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又【增韻】次也。又食一次也。
【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
【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又陡頓,遽也。
【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
又壞也。
【左傳·襄四年】甲兵不頓。
【註】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
又止也。
【史記·王翦傳】三日三夜不頓舍。
又捨也。
【曹植·七啟】頓網縱綱。
【註】頓,捨也。縱,緩也。
又地名。
【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傳】丘一成爲頓丘。
【前漢·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
【師古註】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頓丘,謂一頓而成也。
又國名。
【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圍𨻰,納頓子于頓。
【前漢·地理志】南頓縣屬汝南郡。
【註】故頓子國。頓迫於𨻰,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又姓。
【魏志·華陀傳】有頓子獻。
又【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𠀤音鈍。
【集韻】不利也。
【前漢·賈誼傳】芒刃不頓。
【註】頓,讀曰鈍。
又【韻會】【正韻】𠀤當沒切,音咄。
【前漢·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
【註】冒,音墨。頓,音毒。
下首也。[按當作頓首也。三字爲句。周禮太祝九?。一曰䭬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三者分別劃然。不當頓䭫二字皆訓之曰下首、明矣。鄭曰。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手、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吉拜、拜而後稽顙。謂齊衰不杖以下者。凶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者。玉裁按。九拜、以前三者爲體。後六者爲用。如六書以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爲體。轉注、假借二者爲用也。凡經言拜手、言拜皆周禮之空首。手部?字下曰首至手、何注公羊傳曰頭至手曰拜手皆與周禮空首注合。凡經言稽首、小篆作䭫。古文作?。經傳無異偁。何注公羊云頭至地曰稽首、與周禮注合。凡經傳言頓首、言稽顙或單言顙皆九拜之頓首。何注公羊曰顙猶今叩頭、檀弓稽顙注曰觸地無容皆與周禮頓首注合。頭至手者拱手而頭至於手。頭與手俱齊心不至地。故曰空首。若稽首、頓首則拱手皆下至地。頭亦皆至地。而稽首尙稽遲。頓首尙急遽。頓首主於以顙叩觸。故謂之稽顙。或謂之顙。周禮之九拜不盡知。而稽首者、吉禮也。頓首者、凶禮也。空首者、吉凶所同之禮也。經傳立文。凡單言拜及下屬稽首稽顙。言拜、言拜手者、皆空首也。言拜手稽首者、空首而稽首也。言拜而後稽顙者、空首而頓首也。言稽顙而後拜者、頓首而空首也。言稽顙而不拜者頓首而不空首也。經於吉、賓嘉曰稽首。未有言頓首者也。於喪曰稽顙。亦未有言頓首者也。然則稽顙之卽頓首無疑矣。有非喪而言頓首者、非常事也。類乎凶事也。如申包胥之九頓首而坐。以國破君亡。穆嬴頓首於宣子。以太子不立。與季平子稽顙於叔孫昭子以君亡、昭公子家駒再拜顙於齊侯以失國、正同也。若陳無宇稽顙於欒施以排患釋難。禮之過也。無宇之詐也。沿至秦漢以頓首爲請罪之辭。中山策司馬喜之頓首、別於陰姬公之稽首。漢人文字存者。蔡邕戍邊上章云。朔方髡鉗徙臣邕稽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云。臣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蔡質所記立宋皇后儀首云。尙書令臣嚻等稽首言。末云。臣囂等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許沖進說文解字首云。召陵萬歲里公乘臣沖䭫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云。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辠死辠䭫首再拜以聞皇帝陛下。皆頓首與稽首分別。稽首爲對敭之辭。]从𩑋。[首叩地、故从𩑋。]屯聲。[都困切。十三部。凡言供頓、頓宿皆取屯聚意。而假頓爲之。又多假頓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