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字源》形声
略說: 從「土」,「方」聲,表示城中聚居的里巷。
20 字
詳解: 從「土」,「方」聲。《說文》無「坊」,「防」字下云:「𨹛,防或从土。」段玉裁注:「俗字所由作坊也,俗又以坊為邑里之名。」段玉裁以為「坊」是「防」的俗字。一說「坊」是「𨹛」省去右邊的「𨸏」而成。清代鄭珍《說文新附考》:「漢人去『阜』移『土』成『坊』字,後人乃以為邑里專名。」
「坊」表示城中聚居的里巷。《說文新附》:「坊,邑里之名。从土,方聲。」如《北史.魏諸宗室傳》:「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舊唐書.食貨志上》:「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
「里坊制」是古代一種都城規劃的形制,始於北魏,指把城市劃分成一個個居住區,稱為「坊」。整個城市的「坊」呈現棋盤式的分布。《魏書.世宗紀》:「九月丁酉,發畿內夫五萬人築京師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罷。」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有「吳人坊」、「王子坊」等。
隋唐時期實行里坊制。《唐六典.尚書戶部》:「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以洛陽城為例,唐朝杜寶《大業雜記》:「洛南有九十六坊,洛北有三十坊。大街小陌,縱橫相對。」據考古發現,隋唐洛陽遺址在今洛陽城市區及近郊。遺址中已發現六十多個「坊」的痕跡,其他「坊」則可能被壓在今洛陽城下或被洛河沖毁。
「坊」通「防」,表示堤防。如《戰國策.秦策一》:「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鉅坊,足以為基。」又表示防範,如《禮記.坊記》:「君子禮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坊」又表示手工業者的工作場所,如作坊、酒坊、染坊等。《隋書.食貨志》:「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鹽池鹽井,皆禁百姓採用。」《舊唐書.肅宗紀》:「自今以後,朕常膳及服御等物,並從節減,諸作坊造坊並停。」
「坊」也表示店鋪。《正字通.土部》:「坊,商賈貿易之所亦曰坊。」如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潘樓東街巷》:「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裡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茗煙)想畢,便走到書坊內。」
「坊」表示牌坊,乃古代用以表彰品德的建築物,例如貞節牌坊、功德牌坊等。如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閑雲庵阮三償冤債》:「(陳宗阮)將他母親十九歲上守寡,一生不嫁,教子成名等事,表奏朝廷,啟建賢節牌坊。」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過了兩個月,上司批准下來,製主入祠,門首建坊。」又泛指裝飾性的牌樓,如明末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二》:「山門內有古坊曰雲隱寺。」1011 字相關漢字: 土,方,防,𨹛,𨸏
fang1城镇中街道李巷的通称
fang1别屋
fang1店铺
fang1官署名 隋太子官署有左右坊、内坊、典书坊、典经坊等 唐有太子左右春坊
fang1牌坊 一般用石建成,也有木构的 如:贞节坊;三元坊;百岁坊
fang1冶铸用的土模型
fang1古州名,在今陕西省黄陵县
fang1姓
fang2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如:作坊;酒坊;油坊;染坊
fang2同=防 1.堤防 2.防范防
【丑集中】【土字部】 【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𠀤音方。邑里之名。
【演義】坊,方也,言人所在之里爲坊。漢宮有九子坊。
又【官僚備要】太子宮曰春坊。
【唐書·高宗紀】攺門下坊爲左春坊,攺典書爲右春坊。
又僧寺曰寶坊。
【宋之問·登嚴莊寺閣詩】閏月再重陽,仙輿歷寶坊。
又地名。漢馮翊地,唐立坊州。
又姓。見【統譜】。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符方切,音房。障也,隄也。
【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
【註】坊祭爲八蜡之一。
【經解】以舊坊爲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
【坊記】君子之道,譬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君子禮以坊德,𠛬以坊淫,命以坊欲。
又【集韻】甫妄切,音放。堤也。
又符訪切,房去聲。
【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坊。或作防。○按坊、防字義雖同,音切應別。《正字通》合方房二音爲一,幷闕去聲者,非。 唐韻(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