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火猛也。从火。列聲。
《字源》形声
略說: 從「火」,「列」聲。本義是火勢猛烈。
18 字
詳解: 從「火」,「列」聲。本義是火勢猛烈。《說文》:「烈,火猛也。」如《詩.大雅.生民》:「載燔載烈,以興嗣歲。」孔穎達疏:「烈,是火猛之意。」《詩.商頌.長發》:「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左傳.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
「烈」又泛指猛烈、強烈。《爾雅.釋訓》「烈烈,威也」,郝懿行義疏:「烈者,火猛也,猛之威也。」如《論語.鄉黨》「迅雷風烈必變」,朱熹集注:「烈,猛也。」《呂氏春秋.盡數》:「凡食無彊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謂之疾首。」
「烈」引申表示光明、輝煌。如《國語.晉語》:「君有烈名,臣無叛質。」韋昭注:「烈,明也。」《孟子.滕文公下》:「丕承哉,武王烈!」趙岐注:「烈,光也。」
「烈」亦表示功績、偉業。《爾雅.釋詁》:「烈,業也。」如《尚書.洛誥》:「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禮記.祭法》「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鄭玄注:「烈,業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烈」形容人剛直堅貞,有氣節。如《莊子.秋水》:「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史記.李斯列傳》:「烈士死節之行顯於世,則淫康之虞廢矣。」《漢書.張湯傳》:「而甲所以責湯行義,有烈士之風。」
「列」通「烈」。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烈,叚借為列。」如《詩.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舉。」《毛傳》:「烈,列。」鄭玄箋:「列人持火俱舉,言眾同心。」孔穎達疏:「言火有行列也。」622 字相關漢字: 火,列
秦-篆
李斯
漢-隸
晉-隸
鄭舒妻
晉-楷
王獻之
唐-楷
顏真卿
唐-楷
褚遂良(傳)
唐-楷
柳公權(傳)
唐-楷
柳公權
唐-楷
陸柬之(傳)
唐-楷
虞世南
唐-行
李邕
唐-行
褚遂良
唐-草
諸遂良(傳)
唐-草
孫過庭
宋-行
蔡卞
宋-草
趙構
元-草
趙孟頫
明-草
徐渭
清-篆
鄧琰
清-篆
吳大澂
清-隸
鄭簠
清-隸
趙之謙
清-楷
趙之謙
清-楷
梁同書
近-草
潘伯鷹
南北朝-楷
南北朝-楷
鄭道昭
lie4火势猛
lie4猛烈;激烈
lie4甚;厉害
lie4严酷;严厉
lie4指食物味道浓烈 如:烈酒
lie4火光
lie4烧
lie4炙烤
lie4曝晒
lie4光明;显赫
lie4威
lie4刚正;忠义
lie4指为正义而死难的人 如:先烈;烈属
lie4功绩;功业
lie4树木被砍伐后重生的枝条
lie4祸害
lie4通=列 行列列
lie4通=癘(li4) 病癘
lie4姓
【巳集中】【火字部】
〔古文〕煭【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力蘖切,𠀤音列。
【說文】火猛也。
【玉篇】熱也。
【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又【詩·鄭風】火烈具舉。
【傳】烈,列也。
【箋】列人持火具舉,言衆同心。
又【爾雅·釋詁】烈,業也。
【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
【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
又【詩·小雅】烝衎烈祖。
【箋】烈,美也。
又【爾雅·釋詁】烈,光也。
【詩·周頌】休有烈光。
又【爾雅·釋訓】烈烈,威也。
【詩·小雅】烈烈征師。
【箋】烈烈,威武貌。
又【詩·小雅】憂心烈烈。
【箋】烈烈,憂貌。
又【詩·小雅】南山烈烈。
【傳】烈烈然至難也。
【疏】値時寒甚,視南山則烈烈然,愴其至役之勞苦,而情以爲至難也。
又【爾雅·釋詁】烈,餘也。
【註】𨻰鄭之閒曰烈。
【揚子·方言】晉衞之閒曰烈。
又【詩·大雅·雲漢序】宣王承厲王之烈。
【箋】烈,餘也。
又【孟子】於今爲烈,如之何其受之。
【註】於今爲烈烈明法,如之何受其餽也。
又【韻會】毒也。
【前漢·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又【戰國策】聞弦者,音烈而高飛。
【註】烈,猛也。
又【揚子·方言】烈,暴也。
【史記·酷吏傳】皆以酷烈爲聲。
又【諡法】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
又【集韻】忠烈也。
【韻會】剛正曰烈。
【史記·伯夷傳】烈士徇名。又【聶政傳】乃其𡛷亦烈女也。
又【爾雅·釋草疏】本草,石芸味甘。一名螫烈。
又【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詳火字註。
又姓。
【拾遺記】烈裔工畫。
又與裂通。
【前漢·王莽傳】軍人分烈莽身支節。
又【唐韻正】古音例。
【詩·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傳】栗烈,寒氣也。又【大雅】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傳】貫之加于火曰烈。
【楊戲楊季休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註】克,苦代反。◎按字彙引此云:叶力質切。非。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俱云:叶力制反。唐韻正直以爲古音例。所引經傳子集甚詳,皆確有明據,應从之。
又與厲通。
【詩·大雅】烈假不瑕。
【釋文】烈,鄭作厲。力世反。又【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
【註】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烈山氏。魯語作列山。左傳作烈山。
【水經注】賜水西逕厲鄕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傳神農所生處,故禮謂之烈山氏。
【唐韻正】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衆竅爲虛。厲卽烈字。
又音賴。見【詩·大雅·烈假註】鄭虔讀。
又與冽通。
【詩·小雅】有冽氿泉。
【疏】七月云:二之日栗冽,是冽爲寒氣也。
【說文】本作𤉩。
列烈二字原从歺作。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