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㈠拼音long2。古同【龙】。

㈡拼音mang2。

①多毛的狗。

②杂色:“衣之~服。”

㈢拼音meng2。“~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

㈣拼音pang2。

①古通【庞】,高大:“虎见之,~然大物也。”

②姓。

异体:𢒂

异体:𢒂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ボウ,モウ,ム;むくいぬ

尨字字源已被关注:3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4

尨字字源百家诸说,尨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犬之多毛者。从犬彡。詩曰。無使尨也吠。

  • 《字源》会意 从犬,从彡(代表多毛),据犬多毛会意……本义指多毛狗……引申为杂色义或芜杂、散乱义

  • 《漢多》甲骨文與篆文從「犬」,從「彡」,「彡」象毛,本義為長毛狗。

 略說: 甲骨文與篆文從「犬」,從「彡」,「彡」象毛,本義為長毛狗。

29 字

 詳解: 甲骨文與篆文從「犬」,從「彡」,「彡」象毛,字象犬毛長之義,本義為長毛狗。《說文》:「尨,犬之多毛者。从犬,从彡。《詩》曰:『無使尨也吠。』」段玉裁注:「尨,犬之多毛者。《釋嘼》、毛傳皆曰:『尨,狗也。』此渾言之,許就字分別言之也。引伸為雜亂之偁。《小戎》箋曰『蒙尨』是也。牛白黑雜毛曰牻,雜語曰哤,皆取以會意。從犬彡。會意。彡以言其多毛也。……《詩》曰:『無使尨也吠。』《召南.野有死麇》文。」

  卜辭用作本義,見於《合集》11208;亦用作人名,如《合集》4652:「令(命)尨」。

  印璽文字用作人名,如《古璽彙編》1526:「孫尨」。

  古書通作「龐」,如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尨然大物也」;亦通作「庬」,表示姓氏,如《左傳.襄公四年》:「尨圉」,《漢書.古今人表》作「庬圉」。345 字相關漢字: 犬,彡,龐,庬

尨字字源演变,尨字源流

尨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尨字源流

楚-簡

曾侯乙墓

尨字源流

楚-簡

秦家嘴

尨字源流

楚-簡

新蔡葛陵

尨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尨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尨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尨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尨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尨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尨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尨字源流

楚-簡

曾侯乙墓

尨字源流

楚-簡

秦家嘴

尨字源流

楚-簡

新蔡葛陵

尨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尨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尨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尨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尨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尨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尨字字源读音,尨字字源字义及尨字常用词组

  • mang2多毛的狗

  • mang2杂色

  • mang2杂乱

  • meng2[尨茸]乱貌

  • pang2通=龐 高大龐

  • pang2姓 也作=庬庬

尨字康熙字典字源

【寅集上】【尢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莫江切,音茫。

【說文】犬多毛者。从犬彡。

【徐曰】彡,毛長也。

【詩·召南】無使尨也吠。

【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又雜也。

【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又衣之尨服,遠其躬也。

【註】尨,雜色。

 又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左傳·僖五年】狐裘尨茸。

【註】尨茸,亂貌。又【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

 【說文】尨。在犬部,从犬从彡。

【毛氏曰】尨,狗也。已从犬,又加犭作狵,非。


考證:〔【左傳·僖四年】狐裘尨茸。〕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說文(121)

尨字说文解字字源

犬之多毛者。[釋嘼、毛傳皆曰。尨、狗也。此渾言之。許就字分別言之也。引伸爲襍亂之偁。小戎箋曰䝉尨是也。牛白黑襍毛曰牻。襍語曰哤。皆取以會意。]从犬彡。[會意。彡以言其多毛也。莫江切。九部。]詩曰。無使尨也吠。[召南野有死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