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su4

①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

②古代泛称谷类:重农贵~。

③姓。

异体:䅇 𠧼 𥟫 𥸫 𥹟 𥻆 𥾄 ,

异体:䅇 𠧼 𥟫 𥸫 𥹟 𥻆 𥾄 ,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ゾク,ショク,ソク;あわ

粟字字源已被关注:3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3-29

粟字字源百家诸说,粟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字源》象形 像粟实下垂之形

粟字字源演变,粟字源流

粟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粟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粟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粟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粟字源流

宋-印

廣韻

粟字源流

宋-印

增韻

粟字源流

宋-篆

汗簡

粟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粟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粟字源流

宋-楷

古文四聲韻

粟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粟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粟字书法,粟字写法,粟字图片

粟字源流

漢-隸

粟字源流

唐-楷

顏真卿

粟字源流

唐-楷

歐陽詢

粟字源流

唐-楷

李邕

粟字源流

唐-楷

褚遂良

粟字源流

唐-行

李邕

粟字源流

宋-楷

蘇軾

粟字源流

宋-行

陳師錫

粟字源流

宋-行

陸游

粟字源流

元-行

趙孟頫

粟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粟字源流

明-楷

沈度

粟字源流

明-行

文徵明

粟字源流

明-草

祝允明

粟字源流

明-草

解縉

粟字源流

清-楷

趙之謙

粟字源流

清-行

王鐸

粟字源流

南北朝-楷

粟字字源读音,粟字字源字义及粟字常用词组

  • su4古代泛指谷类

  • su4粟谷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

  • su4颗粒如粟状的东西

  • su4俸禄

  • su4皮肤因变冷或因恐惧而起的小疙瘩,俗称鸡皮疙瘩

  • su4古代度量单位名 1.长度单位 2.容量单位

  • su4姓

粟字康熙字典字源

【未集上】【米字部】

〔古文〕𥾄𥸫𥹟𠧼䅇【廣韻】相玉切【集韻】【韻會】須玉切【正韻】蘇玉切,𠀤音涑。

【說文】嘉穀實也。

【韻會小補】粟爲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

【書·禹貢】四百里粟。

【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

【註】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閒粟,閒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

【爾雅·釋草註】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

 又地名。

【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

【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

【註】莽曰粟城。

【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

 又水名。

【水經注】居庸縣故城,魏上谷郡治,有粟水在焉。

 又官名。

【史記·孝景紀】更命治粟內史爲大農。

 又國名。

【北史·魏明帝紀】大延元年八月,粟特國遣使朝貢。

 又姓。袁紹魏郡太守粟舉。

 又沙謂之粟。

【山海經】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

【註】細丹沙如粟也。

 又【廣東新語】連山有八排猺,自稱猺丁,曰八百粟。

 又叶思積切。

【韓愈·進學解】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

 本作𥻆。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