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wu4

①遇,见面:~面。~谈。~商。会~。

②古同【悟】,明白。

异体:𣅎

异体:𣅎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ゴ;あきらか

晤字字源已被关注:2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晤字字源百家诸说,晤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朙也。从日。吾聲。詩曰。晤辟有摽。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日」,「吾」聲。《說文》以為本義是受啟發而明白。

26 字

 詳解: 從「日」,「吾」聲。《說文》以為本義是受啟發而明白。《說文》:「晤,明也。从日,吾聲。」段玉裁注:「『晤』者,启之明也。〈心部〉之『悟』、〈㝱部〉之『寤』皆訓『覺』。『覺』亦『明』也。同聲之義必相近。」如唐代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清光比故人,豁達展心晤。」孟郊〈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燒。」

  「晤」又表示聰明、聰悟。如《宋書.蔡凝傳》:「(宋)凝幼聰晤,美容止。既長,博涉經傳,有文辭,尤工草隸。」《新唐書.循史列傳.孫至遠》:「少秀晤,能治《尚書》、《左氏春秋》。」

  「晤」表示相遇、見面。《正字通.日部》:「晤,人相見曰晤。」如《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毛傳:「晤,遇也。」北宋梅堯臣〈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邇來對明月,千里猶會晤。」353 字相關漢字: 日,吾

晤字字源演变,晤字源流

晤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晤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晤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晤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晤字书法,晤字写法,晤字图片

晤字源流

宋-行

葉衡

晤字源流

元-行

王蒙

晤字字源读音,晤字字源字义及晤字常用词组

  • wu4觉悟,受启发而明白

  • wu4聪明

  • wu4相遇,见面

晤字康熙字典字源

【辰集上】【日字部】

〔古文〕𣅎【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

【說文】明也。引《詩》:晤辟有摽。◎按《詩·邶風》今作寤。

 又【詩·陳風】可與晤歌。

【傳】晤,遇也。

【箋】晤,猶對也。

 又【詩·陳風·朱傳】猶解也。 說文(121)

晤字说文解字字源

朙也。[晤旳晄曠四篆不必專謂日之明。然莫明于日。故四字皆从日而廁于此也。晤者、启之明也。心部之悟、㝱部之寤皆訓覺。覺亦明也。同聲之義必相近。]从日。吾聲。[五故切。五部。]詩曰。晤辟有摽。[邶風文。今詩作寤。此篇云耿耿不寐、云我心匪石、云如匪澣衣。則當作寤。訓覺。晤其叚借之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