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漾也。東爲滄浪水。从水。難省聲。
《字源》形声
略說: 金文從「水」從「」或「黃」,「」(與「漢」同音)是「漢」的聲符。「漢」是河流名,即漢水。後來用作漢族、中國的代稱。
69 字
詳解: 金文從「水」從「」或「黃」,「」(與「漢」同音)是「漢」的聲符。《說文》以為「漢」字「从水,難省聲」,金文「灘」字亦讀作「漢」,故陳煒湛認為「漢」、「灘」古本一字。「漢」是河流名,即漢水。後來用作漢族、中國的代稱。
漢朝之得名,正由於劉邦曾被分封於漢中(位於漢水上游)、巴、蜀,立為漢王。《陝西通志》:「郡臨漢水之陽,南面漢山,故曰漢中。」由於漢朝、唐朝強大,後來「漢」、「唐」成為中國的代稱。中國最大的民族稱為「漢族」,漢人的語文稱為漢語、漢字。有關漢代或漢族的典章制度、文化習俗均可以「漢」名之。現在日本人仍稱中國詩為「漢詩」,中國的名稱為「漢名」(與「和名」相對);歐美等國稱研究中國學問的人為「漢學家」;這與歐美各國稱中國人聚居之處為「唐人街」,中國傳統服裝為「唐裝」(參陳煒湛),是同樣的道理,皆以強盛的朝代名來代表中國。公元四、五世紀開始,男子被稱為「漢子」,由此「漢」有了男子之義(白川靜),後世又稱「男子漢」。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今人謂賤丈夫曰『漢子』,蓋始於五胡亂華時。」
「漢水」又稱「漢江」,古代通稱「沔水」為「漢水」;發源於陜西省寧羌縣北皤冢山,流經陝西南部及湖北,至湖北省漢口與漢陽之間流入長江,全長1532公里。《詩.小雅.四月》:「滔滔江漢」,表示水流滔滔的長江和漢水。《說文》:「漢,漾也。東爲滄浪水。从水,難省聲。㵄,古文。」「漢」字的古文作「㵄」,從「水」從「或」從「大」,「或」古表示「國」字,故有人理解「㵄」為國之大水,甚至因而認為「漢」當指長江,這是不正確的。「漢」的本義仍應是漢水,只不過因為漢水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故稱為「國之大水」。一說「㵄」從「淢」從「大」,「淢」表示急流,《說文》:「淢,疾流也。」故商承祚認為「漢」字的古文「㵄」表示漢水大而水流急速,故從「淢」、「大」會意。
金文、竹簡以「漢」或「灘」表示漢水,敬事天王鐘:「江漢之陰陽」,表示長江和漢水的南北兩面。鄂君啟舟節:「𨑗(上)灘(漢)。」表示沿着漢水溯流而上。《清華簡二.繫年》簡12:「楚文王以啟于灘(漢)陽」,意謂楚文王擴展楚國疆土至漢水北面。金文又用為地名,中甗:「戍漢中州」,表示戍守漢中。
由於「漢」的本義是漢江,「漢」在很古遠的時代便被用來比擬天上的銀河了,因為古代中國的漢水把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中原各國分隔,而天上的銀河亦正好把夜空分成兩半,所以把天河稱為「漢」(參王鳳陽)。《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毛亨傳:「漢,天河也。」表示天上有銀河,仰望看到它的光輝。《爾雅.釋天》:「箕、斗之間,漢津也。」意謂箕宿與斗宿之間就是天河。
「漢」字天河的意思保留在很多古代詩文中。曹操〈碣石篇〉:「星漢燦爛」,即謂繁星和銀河璀璨閃亮。《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牽牛星(俗稱牛郎星)和織女星隔銀河相對。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長年織造雲錦,自嫁河西牛郎後,就不再織。天帝責令兩人分離,每年只准於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會一次,俗稱「七夕」。相會時,喜鵲為他們搭橋,謂之「鵲橋」。銀河又稱為「雲漢」,《詩.大雅.棫樸》:「倬彼雲漢,為章于天。」毛亨傳:「雲漢,天河也。」意謂廣大的天河,是天上華麗的文采。 漢張衡〈思玄賦〉:「乘天潢之泛泛兮,浮雲漢之湯湯。」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意謂永遠結下超乎世俗的忘我境界的交游,約定在遙遠的天河相會(這裏暗用牛郎織女的典故)。清陳夢雷《擬古.迢迢牽牛星》:「牽牛處河東,河西閑織女。雲漢爛清光,佳期渺何許。」後來「雲漢」形容美好的文章,宋蘇軾〈送陳伯修察院赴闕〉:「裕陵固天縱,筆有雲漢姿。」意謂宋神宗本來就有天賦的才華,文筆好比雲漢的姿彩。
引申之,「漢」又表示高空,「雲漢」又可表示雲霄,三國魏曹丕〈善哉行〉:「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羇。」意謂比翼雙飛,翺翔高空,獵人豈能束縛?
後來「漢」又用作歲星的名稱,通作「灘」,《集韻》:「漢,太歲在申曰汭漢,通作灘。」《爾雅》:「太歲……在申曰涒灘。」
「漢」又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分佈於今山西、新疆、廣東、雲南等地。漢族、蒙古族、傈僳族均有此姓。《姓苑》:「漢亡,子孫或以國為氏。」唐代有漢皓,宋代有漢完堯,明代有漢邦傑(參竇學田)。1766 字相關漢字: 水,黃,灘,唐,㵄,或,大,國,淢
漢-篆
漢-隸
三國-草
皇象(傳)
晉-隸
晉-楷
王獻之
晉-草
索靖(傳)
隋-楷
智永
唐-篆
顏真卿
唐-篆
李陽冰(傳)
唐-隸
顏真卿
唐-楷
褚遂良(傳)
唐-楷
褚遂良
唐-楷
歐陽詢
唐-楷
虞世南
唐-行
釋懷仁集王羲之
唐-行
褚遂良
唐-行
李邕
唐-草
懷素
唐-草
孫過庭
唐-草
李懷琳
唐-草
歐陽詢
唐-草
張旭
宋-楷
趙佶
宋-行
蘇軾
宋-行
黃庭堅
宋-行
趙孟堅
宋-草
趙構
宋-草
趙炅
宋-草
黃庭堅
宋-草
蘇軾
元-篆
吳叡
元-隸
趙孟頫
元-楷
趙孟頫
元-草
趙孟頫
明-楷
宋濂
明-行
董其昌
明-草
王寵
明-草
宋克
明-草
董其昌
明-草
沈粲
清-篆
永瑆
清-篆
趙之謙
清-篆
達受
清-篆
黃士陵
清-篆
徐三庚
清-篆
吳昌碩
清-篆
吳大澂
清-隸
黃易
清-隸
趙之謙
清-隸
金農
清-隸
王澍
清-隸
陳鴻壽
清-行
鄭燮
清-行
惲壽平
清-草
王鐸
近-隸
王禔
南北朝-楷
han4水名 汉水,一名“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 源出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han4天河,银河
han4男子 本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族男子的称呼,后用作男子的通称
han4丈夫
han4怒
han4种族名 汉族,中华民族之一
han4汉语的简称 如:《俄汉词典》;汉译英
han4朝代名 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 初始元年(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或后汉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 汉代共历二十四帝,统治406年
han4我国古代国名 1.三国之一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公元263年被魏灭亡 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2.十六国之一 即前赵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占领左国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称汉王,建立汉国 308年称帝,建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 310年刘聪即位做汉国皇帝,316年灭西晋 319年,渊侄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3.十六国之一 即“成汉” 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起义 304年,其子李雄称成都王,二年后称帝,国号成,都成都 338年,雄侄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 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 4.五代时十国之一 又称南汉 公元904年初,刘隐为唐清海军节度使,据有今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917年,其弟䶮称帝,建都广州(今属广东省),国号越,后又改为汉,史称南汉 971年为北宋所灭 5.五代之一 又名后汉 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 947年,后晋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刘知远乘中原人民抗击契丹军时在太原称帝 契丹军北撤后,建都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汉,史称后汉 950年为后周所灭 6.五代时十国之一,又名北汉 951年后周灭后汉后,后汉河东节度使刘旻(后汉高祖刘知远弟)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 979年为北宋所灭 7.元末陈友谅所立国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红巾军领袖徐寿辉,称帝,建都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国号汉 后为朱元璋所灭
han4地名 1.汉中的简称 秦置汉中郡,有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之地,治所在南郊 汉仍之 2.唐州名 治所在雒县,即今四川省广汉市 3.汉皋之省 汉皋山,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别名方山、万山 4.汉口或武汉市的省称 如:京汉铁路;驻汉办事处
han4姓
tan1[汭漢]同“涒=灘” 岁阳名灘
【巳集上】【水字部】
〔古文〕㵄𣶔【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𠀤音熯。水名。
【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天河也。
【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
【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
【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
【詩·大雅】倬彼雲漢。
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
【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又漢口,地名。
【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又州名,屬成都府。
【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又半漢,形容之辭。
【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又【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又【韻補】叶詩建切,音扇。
【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漾也。[尙書某氏傳曰。泉始出山爲漾。按漾言?微漢言其盛也。蕭何曰。語曰天漢。其名甚美。]東爲滄浪水。[禹貢文。水經曰。沔水又東過鄖縣南。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注曰。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雍漢水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譌。音與字變矣。地記曰。水出荆山。東南流爲滄浪之水。余按禹貢言又東爲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爲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葢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爾。纏絡鄢郢。地連紀鄀。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玉裁按鄭注尙書滄浪之水、言今謂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本未嘗謂他水決入。若地記云出荆山。是他水決入矣。]从水。難省聲。[按𪄿難暵字從𡏳聲。則𤁉下亦云𡏳聲是矣。難省聲葢淺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韵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