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dong1

①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

②姓。

㈡【鼕】的简体字

③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异体:昸

③鼕 㫡 𠔙 𠘀 𠘗 𡕙 𡘬 𣅈 𣆼 冬

异体:昸

③鼕 㫡 𠔙 𠘀 𠘗 𡕙 𡘬 𣅈 𣆼 冬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トウ;ふゆ

冬字字源已被关注:15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冬字字源百家诸说,冬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四時盡也。从仌。从𠔾。𠔾、古文終字。

  • 《字源》形声

  • 《漢多》徐中舒甲金文「冬」是「終」的本字,象絲繩兩端打結之形,本義是末端、終結之處。

 略說: 甲金文「冬」是「終」的本字,象絲繩兩端打結之形(徐中舒),本義是末端、終結之處。

40 字

 詳解: 甲金文「冬」是「終」的本字,象絲繩兩端打結之形(徐中舒),本義是末端、終結之處。

  葉玉林認為象敗葉碩果之形,郭沫若認為象二榛實相聯下垂之形,按以徐說較勝。古「冬」、「終」同字,先有終結之終一義,後「冬」引伸為四時的終端之「冬」,故增意符「糸」以專表終結之「終」字。戰國金文「冬」加意符「日」,用作冬季的專字。甲金文「冬」皆無兩點,睡虎地秦簡始於「冬」下增從兩點。

  甲金文「冬」皆讀作「終」,甲骨文「冬日」即「終日」,表示整天。金文表示終結,麥尊:「孫孫子子其永亡(無)冬(終)冬(終)。」又表示永久、長遠,井人鐘:「永冬(終)于吉」。戰國金文或加「日」旁,表示冬天,陳璋方壺:「孟冬」。商鞅量:「冬十二月」。

  《說文》:「冬,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終字。𠔙,古文冬从日。」342 字相關漢字: 終,糸,日

冬字字源演变,冬字源流

冬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冬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冬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冬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冬字源流

魏-石

三體石經

冬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冬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冬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冬字源流

宋-篆

汗簡

冬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冬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冬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冬字书法,冬字写法,冬字图片

冬字源流

秦-隸

睡虎地簡牘

冬字源流

漢-隸

冬字源流

三國-隸

冬字源流

曹魏-篆

三體石經

冬字源流

晉-行

王羲之

冬字源流

晉-草

王羲之

冬字源流

隋-楷

智永

冬字源流

隋-楷

冬字源流

隋-行

智永

冬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傳)

冬字源流

唐-楷

褚遂良

冬字源流

唐-楷

顏真卿

冬字源流

唐-行

懷素

冬字源流

唐-行

釋大雅集王羲之

冬字源流

唐-行

歐陽詢

冬字源流

唐-草

懷素

冬字源流

唐-草

孫過庭(傳)

冬字源流

唐-草

月儀帖

冬字源流

宋-行

蘇軾

冬字源流

宋-草

蔡襄

冬字源流

宋-草

趙佶

冬字源流

宋-草

趙構

冬字源流

元-隸

趙孟頫

冬字源流

元-楷

揭傒斯

冬字源流

元-楷

趙孟頫

冬字源流

元-行

周馳

冬字源流

元-行

趙孟頫

冬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冬字源流

元-草

揭傒斯

冬字源流

明-楷

宋克

冬字源流

明-行

沈周

冬字源流

明-行

董其昌

冬字源流

明-草

陳淳

冬字源流

明-草

王寵

冬字源流

明-草

宋克

冬字源流

清-隸

王澍

冬字源流

清-隸

趙之謙

冬字源流

清-隸

陳鴻壽

冬字源流

清-隸

伊秉綬

冬字源流

清-行

王鐸

冬字源流

近-行

吳昌碩

冬字源流

近-行

沈尹默

冬字字源读音,冬字字源字义及冬字常用词组

  • dong1一年四季的最后一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 dong1冬月,农历十一月的俗称

  • dong1最后,终了 后作=終終

  • dong1=鼕的简化字鼕

  • dong1姓

冬字康熙字典字源

【子集下】【冫字部】

〔古文〕𣆼𣅈𠘀𠔙𠘗【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宗切,篤平聲。

【說文】四時盡也。

【禮·月令】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

【樂記】冬,藏也。

【前漢·律歷志】冬,終也。

【白虎通】冰霜,冬之𠋫也。

【鶡冠子·環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又姓。

【韻會】前燕有司馬冬壽。 說文(121)

冬字说文解字字源

四時盡也。[冬之爲言終也。考工記曰。水有時而凝。有時而釋。故冬从仌。]从仌。从𠔾。[會意。𠔾亦聲。都宗切。九部。]𠔾、古文終字。[見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