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li4

①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②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③坚实:“缜密以~”。

④姓。

异体:

②慄 㮚 㯨 栗 𡨓 𣗴 𣡷 𣡼 𬃄

异体:

②慄 㮚 㯨 栗 𡨓 𣗴 𣡷 𣡼 𬃄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リツ,リチ,レツ,レチ;くり

栗字字源已被关注:5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栗字字源百家诸说,栗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字源》象形 像栗树结果之形

  • 《漢多》葉玉森、商承祚、馬敍倫、沈培、董蓮池甲骨文從「木」從有芒刺的果實形。本義是栗子、栗樹。

 略說: 甲骨文從「木」從有芒刺的果實形(以◎表示),象栗樹上結滿帶毛刺的栗子(葉玉森、商承祚、馬敍倫、沈培、董蓮池)。本義是栗子、栗樹。

64 字

 詳解: 甲骨文從「木」從有芒刺的果實形(以◎表示),象栗樹上結滿帶毛刺的栗子(葉玉森、商承祚、馬敍倫、沈培、董蓮池)。本義是栗子、栗樹。

  甲骨文所從的帶毛刺的果實形後來改寫成「卣」形。「卣」小篆作「𠧪」,「𠧪」後來又訛變為「西」(如《說文》古文上從「西」),是楷書「栗」的來源。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36902:「于栗」。又用作人名。戰國楚簡用作本義,表示栗子,《包山楚簡》簡257:「栗二𥬹」,「𥬹」是盛放食物的竹笥(笥是方形竹器)。

  栗樹是落葉喬木,果實為堅果,包在多刺的殼斗內,又叫栗子或板栗。種子供食用,也可入藥,木材堅實,供建築和製器具用(參《漢語大字典》)。《說文》:「栗,木也。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𣡷,古文栗从西、从二𠧪。徐巡說:木至西方戰栗。」《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棗、栗、桃」。359 字相關漢字: 木,卣,𠧪,西,𥬹

栗字字源演变,栗字源流

栗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栗字源流

商-甲骨

黃組

栗字源流

春秋-篆

石鼓文

栗字源流

楚-簡

包山

栗字源流

楚-簡

新蔡葛陵

栗字源流

漢-簡

張家山

栗字源流

漢-石

熹平石經

栗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栗字源流

宋-印

廣韻

栗字源流

宋-印

增韻

栗字源流

宋-篆

汗簡

栗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栗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栗字源流

宋-楷

古文四聲韻

栗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栗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栗字书法,栗字写法,栗字图片

栗字源流

唐-篆

李陽冰

栗字源流

宋-行

蘇軾

栗字源流

元-草

趙孟頫

栗字源流

明-草

宋克

栗字源流

清-篆

吳大澂

栗字源流

清-篆

吳昌碩

栗字字源读音,栗字字源字义及栗字常用词组

  • li4木名 板栗,壳斗科,落叶乔木 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 种子供食用,也可入药 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

  • li4栗树的果实 又加“栗子”或“板栗”

  • li4(作物的果实)成熟、饱满

  • li4坚实;结实

  • li4威严;庄严

  • li4以篦梳发

  • li4通=慄 因恐惧或寒冷而发抖慄

  • li4通=歷 越过;跨越歷

  • li4汉县名 治所在今河南省夏邑县

  • li4姓

  • lie4通=裂 析;裂开;破裂裂

栗字康熙字典字源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㮚𣡼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