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kun1[~虫]同“昆虫”,虫的总称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コン;

䖵字字源已被关注: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4

䖵字字源百家诸说,䖵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蟲之緫名也。从二虫。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

  • 《字源》会意 从二虫。是“蜫”的初文,即昆虫之“昆”的本字

  • 《漢多》甲金文從二「虫」。《說文》以為「䖵」的本義是蟲類的總稱,亦即昆蟲的「昆」的本字。

 略說: 甲金文從二「虫」。《說文》以為「䖵」的本義是蟲類的總稱,亦即昆蟲的「昆」的本字。

40 字

 詳解: 甲金文從二「虫」。甲骨文用作神祇名,如《合集》14703:「壬辰卜:翼(翌)甲午,尞(燎)于䖵,羊,㞢(有)豕。」「䖵」也表示族名或地名。如《合集》7010:「庚午卜,缶弗𢦔䖵……」《合集》10951:「丁未卜,王其逐才(在)䖵鹿,隻(獲)。」

  金文疑用與「虫」同,表示蛇類。如魚顛匕:「曰[𢓊口](誕)又(有)䖵匕,述(墜)王魚[鼎頁](鼎)。」因匕形似蛇,故以䖵為喻。(參《金文形義通解》)

  《說文》以為「䖵」的本義是蟲類的總稱,亦即昆蟲的「昆」的本字。《說文》:「䖵,蟲之總名也。从二虫。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如《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簡2:「早〈旱〉及暴風雨、水潦、𧈸(螽)、羣它物傷稼者,亦輒言其頃數。」整理者:「螽(音中),蝗蟲。䖵(音昆),蟲類總稱,這裡指其他害蟲。羣它物,等物。」全句可翻譯為:如有旱災、澇災、蝗蟲、其他害蟲等災害損傷了禾稼,也要報告受災頃數。

  「䖵」用為偏旁時,意義或同「虫」,或同「蟲」。(參季旭昇)421 字相關漢字: 虫,昆,蟲

䖵字字源演变,䖵字源流

䖵字源流

商-甲骨

𠂤賓間

䖵字源流

商-甲骨

圓體類子卜辭

䖵字源流

商-甲骨

賓組

䖵字源流

戰國-金

戰國

䖵字源流

秦-簡

睡虎地

䖵字源流

秦-簡

嶽麓書院

䖵字源流

宋-印

廣韻

䖵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䖵字源流

宋-篆

汗簡

䖵字源流

宋-篆

古文四聲韻

䖵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䖵字书法,䖵字写法,䖵字图片

䖵字源流

清-篆

吳大澂

䖵字字源读音,䖵字字源字义及䖵字常用词组

  • kun1虫类的总称

䖵字康熙字典字源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古渾切【韻會】公渾切,𠀤音昆。

【說文】蟲之總名也,从二虫,凡䖵之類皆从䖵。

【長箋】二虫與沝、屾、斦、誩同義,有昆弟之象。古人造字有取于象形者,則從二虫同體作䖵。虫䖵蟲三部,若無可分體者。詳略爾。

 又【韻會】通昆,《詩》草木昆蟲。師古曰:衆也。又鄭𤣥曰:昆蟲,明蟲也,明蟲得陽則生,得隂則藏。

【禮·祭統】昆蟲之異。

【註】溫生寒死之蟲也。

 【集韻】亦作蜫。@沝字原从二泉。又𤿁灥𤆁。 說文(121)

䖵字说文解字字源

蟲之緫名也。[蟲下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析言之耳。渾言之則無足亦蟲也。虫下曰。或行或飛。或毛或?。或介或鱗。皆以虫爲象。故蟲皆从虫。而虫可讀爲蟲。蟲之緫名偁䖵。凡經傳言昆蟲、卽䖵蟲也。日部曰。昆、同也。夏小正昆小蟲傳曰。昆者、衆也。猶䰟䰟也。䰟䰟者、動也。小蟲動也。月令。昆蟲未蟄。鄭曰。昆、明也。許意與小正傳同。]从二虫。[二虫爲䖵。三虫爲蟲。䖵之言昆也。蟲之言衆也。古䰟切。十三部。]凡䖵之屬皆从䖵。讀若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