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劈歷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字源》形声 (有会意的初文𩇒:从雨,从玄,从二爻,从鬲,从二火会意:从火者,雷出地时有火光,像鸟枪一样。从鬲者,阳烝阴迫好像鼎沸腾了一样。从爻者,霹雳所震物被其虐,离披散乱之状。火爻皆二,取其整齐繁缛)
略說: 從「雨」,「辰」聲,本義為雷。
15 字
詳解: 從「雨」,「辰」聲,本義為雷。《說文》:「震劈歴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𩇒,籒文震。」段玉裁注:「霹靂,疾雷之名。」 《詩‧小雅‧十月之交》:「燁燁震電,不寧不令。」毛傳:「震,雷也。」
「震」可表示雷擊。《易‧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高亨注:「巨雷不擊其人之身,擊其鄰人。」
「震」也表示震動。《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毛傳:「震,動也。」
「震」還表示威勢、威嚴。《詩‧商頌‧長髮》:「昔在中葉,有震且業。」鄭玄箋:「震,猶威也。」
「震」亦指驚懼。《逸周書‧作雒》:「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政殷,殷大震潰。」朱右曾校釋:「震,懼。」
「震」是八卦之一,象徵雷震。又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震下震上。《易‧震》:「《象》曰:洊雷,震。」孔穎達疏:「洊者,重也,因仍也。雷相因仍,乃為威震也。」
「震」還指東方。《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402 字相關漢字: 雨,辰
漢-篆
漢-隸
三國-隸
三國-楷
鐘繇
孫吳-篆
隋-行
智果(傳)
唐-楷
歐陽通
唐-楷
褚遂良
唐-楷
唐-楷
柳公權
唐-楷
魏棲梧
唐-行
顏真卿
唐-草
顏真卿
唐-草
武則天
宋-楷
米芾
宋-楷
黃庭堅
宋-行
米芾
宋-行
蘇軾
宋-草
黃庭堅
元-楷
趙孟頫
明-行
陳繼儒
明-草
祝允明
清-篆
徐三庚
清-隸
趙之謙
清-楷
永瑆
近-行
沈尹默
南北朝-楷
劉宋-行
王僧虔
zhen4雷,疾雷
zhen4迅疾
zhen4震动 如:震耳欲聋;名震天下
zhen4威严;气盛
zhen4惊恐
zhen4振兴,兴起
zhen4八卦之一,卦形为☳ 又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x,震下震上
shen1通=娠 怀孕娠
【戌集中】【雨字部】
〔古文〕𩆉【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𠀤音振。
【說文】劈歷振物者。从雨辰聲。
【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
【易·說卦】震爲雷。
【詩·小雅】㷸㷸震電。
【傳】震,雷也。
【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廟。
【疏】雷之甚者爲震。
【釋名】震,戰也。所擊輒破,若攻戰也。
又卦名。
【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又【易·說卦】震,動也。
【書·舜典】震驚朕師。
【盤庚】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
【詩·周頌】薄言震之。莫不震𤴁。
【春秋·文九年】地震。
【疏】公羊傳曰:震者何,動地也。
【周語】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𤇏,於是有地震。
又【爾雅·釋詁】震,懼也。
【易·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又【廣韻】威也。
【易·未濟】震用伐鬼方。
【詩·大雅】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又【廣韻】起也。
【易·雜卦傳】震,起也。
又【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驚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
又【爾雅·釋詁】娠,震動也。
【註】娠,猶震也。
【疏】大雅生民云:載震載夙。昭元年左傳曰:邑姜方震大叔。哀元年左傳曰:后緡方震。皆謂有身爲震,故云娠猶震也。
又【書·禹貢】震澤底定。
【傳】震澤,吳南太湖名。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與娠同。女姙身動也。
【左傳·震動釋文】震又音申,懷姙也。
【集韻】通作㑗。
又【集韻】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
又【韻會】【正韻】𠀤之人切,音眞。怒也。
【班固·東都賦】赫然發憤,應者雲興。霆擊昆陽,憑怒雷震。
【前漢·敘傳】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
【註】師古曰:震音之人反。
又【字彙補】震旦,中國也。
【梁書】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从之人切。 說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