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拼音tan3

①宽而平:平~。~荡。~直(a.平坦笔画直;b.坦率)。~途。

②心地平静,没有隐瞒:~白。~然。~挚。~诚。~率。

③“坦腹”的简称,指女婿:~床。令~。

异体:憻

异体:憻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タン;たいら

坦字字源已被关注:2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3

坦字字源百家诸说,坦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安也。从土。旦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從「土」,「旦」聲。本義是平坦。

16 字

 詳解: 從「土」,「旦」聲。本義是平坦。《玉篇.土部》:「坦,平也。」如《周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孔穎達疏:「坦坦,平易之貌。」《莊子.秋水》:「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

  「坦」引申表示寛闊、廣大。《玉篇.土部》:「坦,寛皃。」如《文選.張平子〈西京賦〉》:「雖斯宇之既坦,心猶憑而未攄。」李善注引薛綜曰:「坦,大也。」

  「坦」也表示寛舒、豁達。《說文》:「坦,安也。从土,旦聲。」如《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何晏集解引鄭玄曰:「坦蕩蕩,寬廣貌。」《顏氏家訓.終制》:「吾已六十餘,故心坦然,不以殘年為念。」

  「坦」表示坦露、明顯。如三國魏嵇康〈明膽論〉:「此理坦然,非所宜滯。」《後漢書.儒林列傳》:「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惡,顯在漢史,坦如日月。」

  「坦」還表示裸露。如《世說新語.雅量》:「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唐代杜甫〈江亭〉:「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413 字相關漢字: 土,旦

坦字字源演变,坦字源流

坦字源流

楚-簡

包山

坦字源流

楚-簡

九店

坦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坦字源流

宋-印

廣韻

坦字源流

宋-印

增韻

坦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坦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坦字书法,坦字写法,坦字图片

坦字源流

晉-行

王坦之

坦字源流

宋-行

米芾

坦字字源读音,坦字字源字义及坦字常用词组

  • tan3平 如:平坦;坦途

  • tan3安;宽 1.宽舒 2.宽广

  • tan3县明;坦露

  • tan3旧称女婿为“坦”

  • tan3姓

坦字康熙字典字源

【丑集中】【土字部】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𠀤灘上聲。

【說文】寬也,平也。

【易·履卦】履道坦坦。

 又姓。宋有坦中庸。

 亦作憚。又通壇。見壇字註。 說文(121)

坦字说文解字字源

安也。[論語曰。君子坦蕩蕩。按魯讀爲坦湯湯。此如陳風子之湯兮傳曰。湯、蕩也。謂湯爲蕩之叚借字也。司馬相如賦叚壇爲坦。]从土。旦聲。[他但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