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字源基本字义,中华字海叶典字义

【铃】的繁体字。

异体:铃

异体:铃

国际音标(IPA)编码日文假名标注

レイ,リン,リョウ;すず

鈴字字源已被关注:46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3

鈴字字源百家诸说,鈴字其他典籍字源解说

  • 《說文》令丁也。从金。令聲。

  • 《字源》形声

 略說: 「鈴」是一種敲擊樂器。

11 字

 詳解: 金文從「金」從「令」,「令」是聲符。「鈴」是一種可振動發聲的響器。早期金文「鈴」字只作「令」(見於成周鈴),「鈴」是「令」的後起字。《周禮.春官.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

  金文是樂器名,即鐘,楚王領鐘:「楚王領自乍(作)鈴鐘」,鈴、鐘同義連用。又表示鸞鈴,綴於旗的頂端,毛公鼎:「朱旂二鈴。」又用作人名。

  《說文》:「鈴,令丁也。从金从令,令亦聲。」178 字相關漢字: 金,令

鈴字字源演变,鈴字源流

鈴字源流

周-金

西周早期

鈴字源流

周-金

西周晚期

鈴字源流

春秋-金

春秋中期

鈴字源流

春秋-金

春秋晚期

鈴字源流

唐-石

開成石經

鈴字源流

宋-印

廣韻

鈴字源流

宋-印

增韻

鈴字源流

宋-篆

集篆古文韻海

鈴字源流

明-印

洪武正韻

鈴字源流

清-印

康熙字典

鈴字书法,鈴字写法,鈴字图片

鈴字源流

漢-隸

鈴字源流

元-楷

趙孟頫

鈴字源流

明-行

朱耷

鈴字源流

明-草

文徵明

鈴字源流

清-行

王鐸

鈴字字源读音,鈴字字源字义及鈴字常用词组

  • ling2金属制响器 常见的有钟形和裂口球形两类,振动时与体内的金属舌或丸相撞击发音 无舌丸者则用单签敲击或两铃相碰发音 亦有其他形制者 如:碰铃;串铃;电铃

  • ling2铃状物 如:棉铃;杠铃

  • ling2喻小声

  • ling2铃下,旧指侍卫、门卒或仆役

鈴字康熙字典字源

【戌集上】【金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

【說文】令丁也。

【廣韻】似鍾而小。

【正韻】爲圜形,半裂以出聲,錮銅珠於內以鳴之。

【左傳·桓二年】錫鸞和鈴,昭其聲也。

【註】鈴在旂,有鳴聲。

【釋文】鈴,音零。

【爾雅·釋天】旌旂有鈴曰旂。

 又【唐制】學士院深嚴,懸鈴索備警,長慶中河北用兵,常夜作聲以鳴緩急。

【李德裕詩】銀花懸院榜,風撼引神鈴。

 又【博雅】鈴鈴,聲也。

【前漢·天文志】丙戌,地大動鈴鈴然。

 又書名。

【抱朴子·對俗卷】按玉鈴經中篇。

 又【揚子·方言】好說而不見諸仲尼說鈴也。

【註】喩小說不合大雅也。

 又馬兜鈴,藥名。

【本草】一名土靑木香。蔓生,葉脫時,其實尚𠂹,如馬項鈴,故名。

 又草名。

【正字通】鈴兒草,卽沙薓,象花形。

【墨莊漫錄】明宣德年,帝夢神語,雨打無聲鼓子花,帝口占,風吹不響鈴兒草,至今傳爲絕對。

 又花名。

【夢華錄】菊黃色而圓曰金鈴。

 又與軨通。

【周禮·春官·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

【註】鈴或作軨。

 又【說文】霆雷餘聲也。鈴鈴所以挺出萬物。

 又通作令。

【詩·齊風】盧令令。

【註】纓環聲。 說文(121)

鈴字说文解字字源

令丁也。[令平聲。令丁㬪韵字。晉語十一注。丁寧、令丁。謂鉦也。吳語十九。丁寧、令丁。謂鉦也。今國語皆奪令丁字。而存於舊音補音。廣韵曰。鈴似鐘而小。然則鐲鈴一物也。古謂之丁寧。漢謂之令丁。在旂上者亦曰鈴。]从金。令聲。[郎丁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