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松弛感热度:53

词语松弛感拆分为汉字:

松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松字字源来历,松字演变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蓬~。宽~。疏~。~懈。放开:~手。~绑。~心。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

弛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弛字字源来历,弛字演变

放松,松懈,解除:松~。废~。~惰(懈怠)。~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延缓:~期。……

感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感字字源来历,感字演变

1. 感 [gǎn]感 [gǎn]觉出:~触。~觉。~性。~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官。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动。~想。反~。好~。情~。敏~。~染。~召。~慨。~喟。~叹。自豪~。……

 

查询词语:松弛感

汉语拼音:sōng chí gǎn

词语松弛感基本解释

松弛感(Sense of Relaxation),网络流行语,包含钝感、旷达、从容,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该词体现了年轻人在面对压力时能灵活调整心态、保持平和理智的自洽。

松弛感最早用在赞美明星其在穿搭、气质、妆容、姿态等方面,有着毫不费力、天然去雕饰的美。“松弛感”一词在2022年走红起源于博主@黑猫白袜子 旁观的一次经历:碰到一家人出门旅游,在登机失败、行李退回、难以改签等不利情况下,竟然没人紧张、生气急眼,重新安排好行李后,依然不慌不乱、心态平和地旅行的故事。博主感慨“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后,引发集体对“松弛感”的热议。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松弛感”火遍全网。中国队“00后”小将出征奥运表现出的“松弛感”引人瞩目。他们面对压力应对自如,以“新世代的松弛感”和阳光心态展现满满的青春自信,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比赛成绩。

2024年12月2日,“松弛感”入选《咬文嚼字》评选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2024年12月12日,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同年12月30日,入选“青年十大热词”。

2025年2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科普知识”发布会。会上专家表示,“松弛感”热词流行现象,反映了全社会对心理精神健康的关注,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词语松弛感在线造句

    1. 他的生活方式特别有松弛感,从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2.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找到一点松弛感真的很重要。

    3. 她的穿搭总是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松弛感

    4. 工作再忙,也要学会给自己一些松弛感

    5. 他的音乐里充满了那种让人放松的松弛感

    6. 这家咖啡馆的氛围特别有松弛感,很适合发呆。

    7. 她的笑容里有一种天然的松弛感,让人感觉很舒服。

    8. 周末的早晨,我喜欢享受那种没有时间限制的松弛感

    9. 他的画作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松弛感,看着很治愈。

    10. 有时候,适当的松弛感能让人更好地面对挑战。

    11. 她的文字里有一种让人放松的松弛感,读起来很舒服。

    12. 旅行时,我喜欢那种没有计划的松弛感,随遇而安。

    13. 他的演讲风格很有松弛感,不会让人觉得紧张。

    14.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松弛感

    15. 她的生活态度特别有松弛感,从不计较太多。

    16. 有时候,放慢脚步,享受一下松弛感,也是一种智慧。

    17. 他的设计风格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松弛感,看着很舒服。

    18. 她的舞蹈动作里有一种自然的松弛感,特别吸引人。

    19.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保持一点松弛感真的很重要。

    20. 他的幽默感里有一种让人放松的松弛感,特别讨人喜欢。

词语松弛感百科解释:

词语来源

松弛感“松弛”既可指不紧张,也可指不严格。

松弛感最早用于赞美明星在穿搭、气质、妆容、姿态等方面有着毫不费力、天然去雕饰的美。

发展经过

“松弛感”走红源自博主@黑猫白袜子 的旁观经历:碰到一家人出门旅游,所有行李都被退回,但他们没有吵闹,也没有生气崩溃、相互指责,而是重排行程,气氛全程松弛。博主将此事上传后,博主对于“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的感慨,引发了很多网友对原生家庭的吐槽:时刻处在“备战”状态、事情一超出计划就情绪崩溃、小时候吃饭掉个勺子都要挨骂等。“松弛感”引发集体热议。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松弛感”火遍全网。中国队“00后”小将出征奥运表现出的“松弛感”引人瞩目。他们面对压力应对自如,以“新世代的松弛感”和阳光心态展现满满的青春自信,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比赛成绩。

词语含义

如今的“松弛感”一般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

社会影响

2024年12月2日,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

2024年12月12日,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2024年12月19日,入选2024中国体育流行语。

2024年12月30日,入选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澎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青年十大热词”。

社会评价

央视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弛感”天然不是主流。我们更习惯朝乾夕惕,主张人要“独处守心,群处守口”,强调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

有秩序、守规矩、能自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但它同时也有显而易见的“副作用”,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够放松。

所以在这次对松弛感的讨论中,许多人都追溯,自己的紧张感就是从原生家庭中来。除了文化传统,父母一辈普遍不放松,也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紧紧巴巴半辈子,买根葱都想让人饶头蒜;怕浪费好东西;任何的突发事件,都意味着额外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想到这一层,心里不禁泛起一点酸楚,足够的松弛感需要足够的资源支撑,它的底层逻辑在于“不匮乏”。

今天,社会发展得很好,但那种留存在记忆中的匮乏感,无意中影响了下一代。面对一片失手打碎的碗,即使深知不可能买不起,但听到碎裂声时,下意识的紧张,无意识的负罪感,都在提醒我们:没有松弛下来。

凡事怕过犹不及,现在关于“松弛感”的讨论,似乎又有一点点跑偏。“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有松弛感的女生太迷人”、“松弛感你永远学不会”等一批“速成鸡汤”,水进了这个话题。对“松弛感”的叫好,对“用力过猛”的嘲笑批判,也让部分人羞于自己的“不松弛”,自我审查为何“不松弛”。

真正的松弛感不需要网络热词的规训。如果时时刻刻以“松弛感”们来对照自身,不仅容易陷入“哪哪都不如别人”的自卑和焦虑,而且也会丧失自己的风格和优点。(央视网 评)

中国教育报

有些人为了迎合潮流构建自我的对外形象,在网络上刻意表演松弛的姿态,反而压制了本可以释放出来的负面情绪,甚至萌生“哪哪都不如别人”的焦虑想法。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抗压能力、掌握的资源各不相同,松弛感的尺度也会不同,因此完全没必要刻意追求松弛感。对于一些人而言,松弛感可能只是单纯放轻松、放宽心;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达成小目标,才会感到舒心。

松弛感作为个人内心状态的情绪感知,没有唯一的衡量标准。只要顺应自己、悦纳自己、善待自己,积极调整好前进过程中的状态和节奏,让内心得到真正的舒适,就可以称之为松弛感。也许不刻意追求松弛感就是最好的松弛。(中国教育报 评)

金山网

从射击队、跳水队小将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中也不难看出,这种“松弛”更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态度,助力他们在高压之下依然有着平稳的心态,在陌生的环境中依然保持自信。

“松弛”并非松散,自信自由之下是底气。在领奖台上的从容一笑,或在赛场上的自信表现,背后是年轻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不懈努力。若将“松弛”视为唯一准则,可能会引发对其本质的误解,甚至导致重大的错误决策。奥运赛场上的“松弛”,绝非随心所欲地玩耍和放纵,而是一种在深刻理解和准备充分的基础上的自信表现。只有胸有成竹,才能不惧失败和错误;只有临危不惧,才能有跌倒再来的勇气。当我们不以胜利或失误来判断职业或人生的成败,在保有底线与底气的基础上选择以放松的态度去面对万事,才能获得真正的松弛。(金山网 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医师

关于“松弛感”“精神内耗”等心理相关的热词流行现象,反映了全社会对心理精神健康的关注,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包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全社会普遍提高的人文关怀意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识别能力的提高,这和多年来精神心理知识推广是密不可分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