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李政道热度:151

词语李政道拆分为汉字:

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李字字源来历,李字演变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姓。……

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政字字源来历,政字演变

1. 政 [zhèng]政 [zhèng]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

道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道字字源来历,道字演变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方法,办法,技术:门~。医~。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指“道教”(中……

 

查询词语:李政道

汉语拼音:lǐ zhèng dào

词语李政道基本解释

李政道 Tsung-Dao Lee;

词语李政道在线造句

  1. 当然,有李政道和其他国际朋友的帮助,使我们少走弯路。

  2. 最近几年李政道及其同事们已对电磁相互作用中的C守恒提出了怀疑。

  3. 当我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我就对杨振宁和李政道满怀着敬慕之情。

  4. 李政道教授大概是揭开了科学中对称含不对称的秘密而联系到艺术中的共性原理。

  5. 李政道对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历史性贡献

  6. 李政道: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7. 李政道科学艺术观给教育的启示

  8. 李政道和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

词语李政道百科解释: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

李政道主要对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进行研究。

李政道主要经历

1926年,出生于上海。

1943年,在苏州中学毕业。

1943年,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学。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年-1953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

1960年-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1年,受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年-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年-198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70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84年,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

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988年,在北京主持召开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

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1986年,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

1986年,任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1988年,任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

1997年-2003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90年,成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2004年,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