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說文》手也。从手。𨤑聲。
《字源》会意兼形声 从手,从龹(卷之省,表蜷曲),龹也兼表声
略說: 從「手」,「龹」聲。本義是屈指卷握的手,即拳頭。
24 字
詳解: 從「手」,「龹」聲。本義是屈指卷握的手,即拳頭。《說文》:「拳,手也。从手,龹聲。」段玉裁注:「合掌指而為手。」《玉篇.手部》:「拳,屈手也。」如《說苑.辨物》:「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拳,赤如日,剖而食之美如蜜。」《西京雜記.第六》:「其餘器物皆朽爛不可別,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盛書滴。」
「拳」引申表示力氣、力量。如《詩.小雅.巧言》:「無拳無勇,職為亂階。」毛傳:「拳,力也。」《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呂布)嘗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拳捷」意謂勇壯敏捷。
「拳」可表示握拳。如《漢書.外戚傳上》:「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
「拳拳」引申表示誠懇、懇切。如《禮記.中庸》:「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鄭玄注:「拳拳,奉持之貌。」「拳拳服膺」意謂衷心信服。又如《文選.司馬子長〈報任少卿書〉》:「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自列」即自陳。
「拳」也表示卷曲、彎曲。如《莊子.人間世》:「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顏氏家訓.勉學》:「昔在會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學,時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
「拳」表示拳術。如《北史.齊本紀上》:「光祿少卿元子幹攘臂擊之,謂騰曰:『語爾高王,元家兒拳正如此。』」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行宜,腿可飛騰。」
「拳」還可作量詞。如北宋黃庭堅〈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一拳打破鬼門關,一笑吐卻野狐涎。」清孔尚任《桃花扇.傳歌》:「一拳宣石墨花碎,幾點蒼苔亂染砌。」683 字相關漢字: 手,龹
quan2手
quan2屈指卷握的手,即拳头 如:赤手空拳;拳打脚踢
quan2力气;勇气
quan2拳术,一种徒手的武术 如:打拳;太极拳
quan2爱
quan2卷曲;屈曲
quan2通=弮(quan1) 弩弓弮
quan2量词 1.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2.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quan2姓
【卯集中】【手字部】
〔古文〕𢮙㩲【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𠀤音權。手也。
【玉篇】屈手也。
【前漢·鉤弋倢伃傳】武帝巡守過河閒,召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號曰拳夫人。
又【廣雅】拳拳,憂也。一曰愛也。又勤懇也,恭也。
【前漢·貢禹傳】不勝拳拳,不敢不盡愚心。
【註】忠謹之意。亦作惓惓。
又奉持之貌。
【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又姓。衞大夫拳彌。
又【集韻】苦遠切,音綣。又驅圓切,音弮。𠀤奉持貌。
又與弮同。
【前漢·司馬遷傳】士張空拳,冒白刃。
【註】拳,弓弩弮也。言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空拳也。
又已袁切,綣平聲。力也。
【詩·小雅】無拳無勇。徐邈讀。
又通作捲。見捲字註。 廣雅(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