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嶭繁体字:嶭字拼音:niè嶭字注音:ㄋㄧㄝˋ


嶭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3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mwnu


五笔98版:mtnu仓颉号码:uhrj嶭字结构:上下结构嶭字五行:


四角号码:22741郑码查询:llysgb2312码:noneBig5编码:E968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DA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嶭造字法:嶭异体字:

笔顺编号:252325151414311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083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嶭字象形文造型-嶭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xuē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秦简;

小篆薛;

小篆薛;

小篆嶭;

小篆孽;

汉帛书;

隶书

读音:xuē

“薛” 和 “嶭”是字形近似,字义变化较大的两个字。“薛”本义是凶咎, 后转指地名和草。 甲骨文写作 “” , 由表示给罪人或奴隶行刑的尖刀 “辛”和表示高地和臀部的 “𠂤”会意刺、割臀部或治罪于人。《说文》: “嶭,罪也。” 即罪孽的 “孽” 。本义已不可究。后与金文、小篆加 “中” (读chè, 初生的小草)写作“” , 已是古国名(在今山东滕县南)。薛国灭亡后又多指 “赖蒿”草。《说文》: “薛,艸也。从艸(草), 辥声。 ”成形声字。 隶书(汉《礼器碑》 )写作 “” 。

注: 罪孽的 “孽” 是春秋战国时期在 “嶭” 字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篆字。《说文》 : “孽,庶子也。” 即非正式妻子生的孩子,故用 “嶭、子” 组成,隐喻罪孽之子。另有表示山名的 “嶭” ,读è或niè,略。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嶭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嶭
中国大陆
台湾 嶭
台湾
香港 嶭
香港
韩国 嶭
韩国
旧字形 嶭
旧字形

嶭字六书源流

嶭字六书源流
嶭-L26602
嶭字六书源流
嶭-L26603
嶭字六书源流
嶭-L26604

嶭字说文字源

嶭字说文字源
嶭-S06651

嶭字字源字典

嶭字字源字典
嶭-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嶭字基本解释

  1. 〔巀~〕见“巀”。

嶭字笔顺


niè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1. 〔巀~〕见“巀”。

【唐韻】五割切【集韻】【韻會】牙葛切【正韻】牙入切,𠀤音𡾹。

【說文】嶻嶭,山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九嵕嶻嶭。

【左思·魏都賦】抗旗亭之嶤嶭。

【註】旗亭,市樓也。嶤嶭,高也。 【集韻】嵲或作嶭。亦作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