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蘇繁体字:蘇字拼音:sū蘇字注音:ㄙㄨ


蘇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6笔画总数:19五笔86版:aqot


五笔98版:aqot仓颉号码:tnfd蘇字结构:上下结构蘇字五行:


四角号码:44394郑码查询:ermfgb2312码:CBD5Big5编码:C4AC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60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蘇造字法: 蘇异体字:蘓苏芇穌

笔顺编号:1223525121444431234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68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3

蘇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𩵦公子簋春秋早期集成4014

寬兒鼎春秋晚期集成2722

𩵦公子簋(金)
春秋早期

寬兒鼎(金)
春秋晚期

說文‧艸部

縱橫家書18(隸)
西漢

孫子128(隸)
西漢

長沙出土西漢印章(隸)
西漢

武威醫簡87甲(隸)
東漢

熹.易.震(隸)
東漢

楷書

蘇字象形文造型-蘇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sū


金文稣;

金文稣;

金文苏;

古玺文苏;

古玺文苏;

侯马盟书稣;

小篆稣;

小篆苏;

汉简苏;

汉帛书苏

读音:sū

“稣” 和 “蘇” (苏)是音同义近的两个字。“稣” 字金文、《侯马盟书》写作 “” , 左边是 “鱼” , 右边是 “木” 。 小篆写作“” , 将 “木” 改为 “禾” 。 《说文》解释为: “(扒)去禾若也。 从禾,鱼声。” 意思是剥(扒)下禾杆的皮。这显然不能清楚说明为什么用“鱼” 表读音; 而且,金文、《侯马盟书》并不是 “禾” 而是 “木” 。

“蘇” (苏)字是在 “稣” 的上边加 “艸” (草) 。《说文》称:“桂茬也。” 指一种叫作 “白蘇” 或 “紫苏” 的有辛辣味道的草本植物。这两个解释都是针对小篆的写法而言的。笔者根据早于小篆千百年的金文等字形看,“稣” 、“蘇” 的主体是 “鱼” ,而 “木、禾、艸”应是烹饪鱼使用的辅料。所谓的扒禾杆、桂茬紫苏等应为 “稣鱼” 的后起义。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蘇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蘇
中国大陆
台湾 蘇
台湾
香港 蘇
香港
日本 蘇
日本
韩国 蘇
韩国
旧字形 蘇
旧字形

蘇字六书源流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26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27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28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29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0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1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2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3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4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5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6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7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8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39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0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1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2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3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4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5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6
蘇字六书源流
蘇-L30847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3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4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5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6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7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8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09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0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1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2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3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4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5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6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7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8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19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20
蘇字六书源流
蘇-L03521

蘇字说文字源

蘇字说文字源
蘇-S00306

蘇字字源字典

蘇字字源字典
蘇-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蘇字基本解释

    蘇字笔顺







    横撇/横钩


    横折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𠀤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

      【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𡨥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𡨥,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说文解字

      【素孤切】-【卷一】

      【原文】桂荏也。从艸穌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桂荏也。
      桂上鍇本有蘇字。此複寫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