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鼂繁体字:鼂字拼音:cháo鼂字注音:ㄔㄠˊ


鼂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5笔画总数:17五笔86版:jgmv


五笔98版:jgxf仓颉号码:amru鼂字结构:上下结构鼂字五行:


四角号码:60717郑码查询:kawx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F0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鼂造字法: 鼂异体字:晁晁𣆷𪓨𪓲

笔顺编号:25111251125121151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46712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鼂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包2.172(楚)

說文‧黽部

說文篆文

睡虎地簡53.20(隸)

蒼頡篇40(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石門頌(隸)
東漢

楷書

鼂字象形文造型-鼂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mě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黾;

金文鼌;

金文鼌;

说文籀文;

古玺文鼌;

小篆黾;

小篆鼌;

小篆𪓨;

隶书

读音:měng

“黾” 是个部首字。也指蛙。特指巨首、大腹、四肢的 “金钱蛙” ,也称“土鸭” 。 《说文》: “黾, 鼃黾也。 ” 甲骨文写作 “” , 正象突出大腹和四肢的蛙形。 金文写作 “” , 虽显字形松散, 但仍可看出 “”是“腹”形,“”是“爪”形。 小篆写作 “”。 “说文籀文”写作 “” ,可见由甲骨文演化来的痕迹。隶书以直笔方折写作“” , 成为今文。

“鼌” 读cháo, 也作 “𪓨” 。 其中 “鼌” 字古玺文和小篆写作 “” 。 由表示早晨的 “旦” 和表示蛙的 “黾” 组成, 一般释为 “朝” 和“虫” , 即早晨出现的“虫” 。 “𪓨”字小篆写作“” , 由表示香米和食的 “皀” 和 “黾” 组成而释为米中的虫。这都是对小篆字形的解释。金文写作 “” , 下边有一呈箭头的小 “虫” 形, 上边主体字形是一有首、肩、臂、肢干和足(止)的活跃人形,因此可以理解为因某种虫的原因使人早起劳作。至于是什么虫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因今人已无古人的当时的生活环境,实难作翔实推理。此字后也作姓氏 “晁”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鼂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鼂
中国大陆
台湾 鼂
台湾
日本 鼂
日本
韩国 鼂
韩国
旧字形 鼂
旧字形

鼂字说文字源

鼂字说文字源
鼂-S10119

鼂字字源字典

鼂字字源字典
鼂-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鼂字基本解释

1. 鼂 [cháo]2. 鼂 [zhāo]

鼂 [cháo]
  1. 亦作“晁”。

  2. 虫名。也称匽鼌。

  3. 姓。 汉 有 鼌错 。见《汉书》本传。

鼂 [zhāo]
  1. 通“ 朝 ”。

  2. 早晨。

鼂字笔顺


cháo


横折





横折



横折




竖弯钩


竖折/竖弯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黽字部】

1. 鼂 [cháo]2. 鼂 [zhāo]

鼂 [cháo]
  1. 亦作“晁”。

  2. 虫名。也称匽鼌。

  3. 姓。 汉 有 鼌错 。见《汉书》本传。

鼂 [zhāo]
  1. 通“ 朝 ”。

  2. 早晨。

〔古文〕𪓨𪓲【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𠀤音潮。

【說文】匽鼂也。揚雄曰:匽鼂,蟲名。

又姓。衞大夫史鼂之後。漢有鼂錯。○按《漢書·景帝紀》作晁錯,本傳作鼂錯。師古註𠀤云:古朝字。然考《字書》朝、鼂二字音同義異,絕不相蒙。止於又姓一條,鼂字下則云:或作晁。又姓朝字下則云:又姓,通作晁。則三字本屬一字,至蟲名一條,則鼂字本義,於朝無涉耳。

又人名。庶長鼂。見【史記·秦本紀】。

又【廣韻】陟遙切,音昭。與朝同。

【楚辭·九章】甲之鼂吾以行。

【王逸註】鼂,旦也。

【前漢·嚴助傳】鼂不及夕。○按《正字通》云:杜林以鼂爲朝夕之朝,林罕非之。《同文備考》亦云:鼂借爲朝,非。然《楚辭》及《漢書》註𠀤云古朝字。而《廣韻》亦云與朝同。則未爲無據。

说文解字

【直遙切】-【卷十三】

【原文】匽鼂也。讀若朝。楊雄說:匽鼂,蟲名。杜林以爲朝旦,非是。从黽从旦。

宋代徐鉉徐鍇注釋

臣鉉等曰:今俗作晁。

鼂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