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嫼繁体字:嫼字拼音:mò嫼字注音:ㄇㄛˋ


嫼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2笔画总数:15五笔86版:vlfo


五笔98版:vlfo仓颉号码:vwgf嫼字结构:左右结构嫼字五行:


四角号码:46431郑码查询:zmbu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AF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嫼造字法: 嫼异体字:

笔顺编号:531254312114444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3244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嫼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滔嫼簋蓋西周晚期集成3874

滔嫼簋蓋西周晚期集成3875

觴姬簋蓋西周晚期集成3945

_弔多父盤西周總集08.4786

觴姬簋蓋(金)
西周晚期

說文‧女部

楷書

嫼字象形文造型-嫼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hēi


甲骨文;

金文黑;

金文黑;

金文黑;

金文黑;

金文嫼;

金文嫼;

古玺文黑;

古玺文黟;

侯马盟书;

小篆黑;

小篆黟;

小篆嫼;

汉帛书;

隶书

读音:hēi

“黑” 是个部首字。指被火熏烧后的颜色。《说文》: “黑,火所熏之色也。 ” 甲骨文写作“” , 上边是田地的“田” , 下边是“火” , 会意火烧田野,遍地焦黑,是古代刀耕火种的写真。金文、古玺文、《侯马盟书》、小篆等分别写作 “” , 可以清楚看到字形演变的轨迹。因字形变化较大,导致对“黑”字释义的歧说。如“烟囱说” 、“熏面说”等。但无论被熏烧为何物,因熏烧致黑的基本成因均无异议。隶书(汉帛书、 《史晨碑》 )写作“” ,恢复了烧“田”的本色。

“黟”指一种黑色的木材。即乌木。《说文》: “黟,黑木也。从黑,多声。”古玺文、小篆写作“” 。用(此木)多黑(色)会意亦可。

“嫼” (读mò) 《说文》称: “嫼,怒貌。” 即因愤怒而脸色铁青。可备一说。从金文、小篆写作“”看, 当是从事粗重劳动的女奴。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嫼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嫼
中国大陆
台湾 嫼
台湾
韩国 嫼
韩国
旧字形 嫼
旧字形

嫼字说文字源

嫼字说文字源
嫼-S09314

嫼字字源字典

嫼字字源字典
嫼-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嫼字基本解释

  1. 因嫉妒而发怒。

嫼字笔顺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字部】

  1. 因嫉妒而发怒。

【廣韻】呼北切【集韻】密北切,𠀤音墨。

【說文】怒也。與𡣫同。

说文解字

【呼北切】-【卷十二】

【原文】怒皃。从女黑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怒皃。从女。黑聲。
呼北切。一部。按此字廣韵烏黠切。嫉怒也。則黑非聲矣。玉篇莫勒切。奴也。奴者怒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