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丩繁体字:丩字拼音:jiū丩字注音:ㄐㄧㄡ


丩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笔画总数:2五笔86版:nhk


五笔98版:nhk仓颉号码:vl丩字结构:单一结构丩字五行:


四角号码:22700郑码查询:ziaa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4E29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丩造字法: 丩异体字:糾𠃚𠃏

笔顺编号:52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503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丩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後2.26.5合28128無名組

乙2844合11018賓組

乙3805反合8594反賓組

掇1.272合17261

乙2844(甲)

夌作父癸觶(金)
西周早期

湯鼎(金)
春秋

包2.260(楚)

說文‧丩部

楷書

丩字象形文造型-丩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iū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

古陶文;

小篆丩;

小篆纠;

汉帛书;

隶书

读音:jiū

“丩” 是 “纠” 和 “勾” 的初文。本义为混乱绞合在一起的丝索,互相缠绕。又像瓜蔓纠缠状,蔓须的勾状,也是 “勾” 字的原形。“丩”甲骨文写作 “”。 《说文》 : “丩, 相纠缭也。 一曰瓜瓠结丩起。”后加表示丝绳的 “糸” ,成 “糾” 字。《说文》 : “糾,绳三合也。从糸、丩。” 引申为纠缠,缠绕。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丩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丩
中国大陆
台湾 丩
台湾
韩国 丩
韩国
旧字形 丩
旧字形

丩字甲骨文源流

丩字甲骨文源流
丩-J04772
丩字甲骨文源流
丩-J04773

丩字说文字源

丩字说文字源
丩-S01631

丩字字源字典

丩字字源字典
丩-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丩字基本解释

  1. 古同“纠”。

丩字笔顺


jiū

竖提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1. 古同“纠”。

【集韻】居尤切,音鳩。延蔓也。瓜藤之屬,遇他物縈繞之,乃得上引。象牽連交繚形。叫收糾等字皆从此。

又居虯切,音樛。義同。

又巨夭切,音撟。與糺糾通。 或作𢒥。

说文解字

【居虯切】-【卷三】

【原文】相糾繚也。一曰瓜瓠結丩起。象形。凡丩之屬皆从丩。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相糾繚也。
丩糾曡韵。糾繚亦曡韵字也。毛傳曰。糾糾猶繚繚也。繚、纏也。
一曰

丩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