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觱繁体字:觱字拼音:bì觱字注音:ㄅㄧˋ


觱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dgke


五笔98版:dgke仓颉号码:irnbg觱字结构:上下结构觱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53227郑码查询:hmrlgb2312码:noneBig5编码:EB7D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9F1首尾分解:咸角部件分解:厂一口戈角


觱造字法:会意觱异体字:

笔顺编号:1312515343535112

笔顺读写:横撇横竖折横折撇捺撇折撇折横横竖

词条已被关注:2181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5

觱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觱
中国大陆
台湾 觱
台湾
香港 觱
香港
日本 觱
日本
韩国 觱
韩国
旧字形 觱
旧字形

觱字说文字源

觱字说文字源
觱-S03281

觱字字源字典

觱字字源字典
觱-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觱字基本解释

  1. 〔~篥〕古代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亦作“觱栗”。

  2. 〔~发〕风寒冷。

觱字笔顺







横折


斜钩




横撇/横钩


横折钩



觱字常用词组

  1. 觱篥 bì lì

    [the Tartar pipe]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明. 魏禧《大铁椎传》

康熙字典

【酉集上】【角字部】

  1. 〔~篥〕古代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亦作“觱栗”。

  2. 〔~发〕风寒冷。

【唐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

【說文】羌人所吹角屠觱,以驚馬也。

【徐曰】今之觱栗,其聲然也。俗作篳篥。

又觱發,風寒也。

【詩·豳風】一之日觱發。

【說文】作滭冹。

又觱沸,泉湧出貌。

【詩·小雅】觱沸檻泉。

【玉篇】或作滭。

又【廣韻】【集韻】𠀤王勿切,音䬑。亦羌人吹角。 【說文】本作𧥑。

【六書正譌】吹皆角音,故从角。𢨋,古誖字,諧聲。然今時惟知觱矣。《說文》冹,一之日㓖冹。


考證:〔【詩·豳風】一之日觱發。

【說文】作畢發。〕 謹照原文畢發改滭冹。

说文解字

【卑吉切】-【卷四】

【原文】羌人所吹角屠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羌人所龡角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