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皃繁体字:皃字拼音:mào皃字注音:ㄇㄠˋ


皃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2笔画总数:7五笔86版:rqb


五笔98版:rqb仓颉号码:hahu皃字结构:上下结构皃字五行:


四角号码:26212郑码查询:nkrdgb2312码:noneBig5编码:non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68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皃造字法: 皃异体字:

笔顺编号:3251135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283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2

皃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皃斝商代晚期集成9111

皃字象形文造型-皃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mào


甲骨文;

金文1;

金文2;

说文籀文;

小篆皃;

小篆貌;

小篆貌;

隶书

读音:mào

面貌的 “貌”字甲骨文、金文均写作“”上边是“白”字, 是人面的概括形,下边是 “人”字。古人也认为,面白的人为好看的容貌。《说文》: “皃,颂仪也。从人,白象面形。” 金文2、“说文籀文” 分别写作“” , 增加了动物“马”或“豸”字, 使面貌的含义扩大到了动物。小篆除将“皃”保留下来作为本字外,另按“说文籀文”的结构将“皃”改为“頁” (古文字中表示人面的字) ,于字义不悖。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皃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皃
中国大陆
台湾 皃
台湾
日本 皃
日本
韩国 皃
韩国
旧字形 皃
旧字形

皃字说文字源

皃字说文字源
皃-S06210

皃字字源字典

皃字字源字典
皃-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皃字基本解释

  1. 同“貌”。

皃字笔顺


mào



横折




竖弯钩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

  1. 同“貌”。

【唐韻】莫敎切【集韻】睂敎切,𠀤茅去聲。

【說文】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

【徐曰】頌,古容字。

又【唐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𠀤尨入聲。容也。

【廣韻】人類狀。 【集韻】籀作貌。或作䫉。


(貌)〔古文〕𧳒【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𠀤音𩛨。

【說文】皃,頌儀也。从人,白面,象人面形。籀文从豹,省作貌。

【書·洪範】五事,一曰貌。

【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

【註】或謂委貌爲𤣥冠。

【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又【史記·游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

【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

【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

【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

【唐書·后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遠也。

【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

【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䫉。

说文解字

【莫教切】-【卷八】

【原文】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頌儀也。
頁部曰。頌、皃也。此曰皃、頌儀也。是爲轉注。頌者今之容字。必言儀者、謂頌之儀度可皃象也。凡容言其內。皃言其外。引伸之、凡得其狀曰皃。析言則容皃各有當。如叔向曰貌不道容是也。絫言則曰容貌。如動容貌斯遠暴慢是也。
从儿。白象面形。
上非黑白字。乃象人面也。莫敎切。二部。
皃或从頁。豹省聲。
按此葢易籒文之皃爲頁。
籒文皃。从豸。
大徐本作从豹省。今字皆用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