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殴繁体字:殴字拼音:ōu殴字注音:ㄡ


殴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8五笔86版:aqmc


五笔98版:arwc仓颉号码:skhne殴字结构:左右结构殴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77747郑码查询:hoqxgb2312码:C5B9Big5编码:BCD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6BB4首尾分解:区殳部件分解:匚乂几又


殴造字法:形声;从殳、区声殴异体字:毆

笔顺编号:13453554

笔顺读写:横撇捺折撇折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32837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16

殴字象形文造型-殴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ōu


金文;

说文古文;

石鼓文;

小篆;

隶书殴;

隶书欧

读音:ōu

“殴” 在甲骨文中与 “驱” 是同一字,至金文逐渐分开(参看 “驱” 释文)。 《说文》: “殴, 捶击物也。 ”金文“殴”写作 “” 。 形符用 “攴”(读pū,表示手持械杖击打) ,声符用 “區” (这里读ōu)。“说文古文”写作“” , 字形略异; 石鼓文写作 “” , 与 “说文古文” 、 金文基本相同; 小篆将 “攴”改为 “殳” (读shū,手持兵器,意与攴同)。隶书《郑固碑》等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殴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殴
中国大陆
台湾 殴
台湾
日本 殴
日本
韩国 殴
韩国
旧字形 殴
旧字形

殴字六书源流

殴字六书源流
殴-L18426

殴字说文字源

殴字说文字源
殴-S02246

殴字字源字典

殴字字源字典
殴-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殴字基本解释

  1. 打人:~打。~伤。斗~。互~。

殴字笔顺


ōu




竖折/竖弯


横折折/横折弯

横撇/横钩

殴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殳,区( ōu)声。殳( shū),古代兵器,用以撞击。本义:打击,捶击)

  2. 同本义 [beat up;hit]

    殴,捶击物也。——《说文》

    后数复殴伤郎。——《汉书·梁王襄传》

    或至相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殴曳(殴打拖曳);殴仗(以仗殴打);殴逐(殴打追逐);殴伤(殴斗致伤,打伤);殴击(殴打);殴骂(打骂);殴挞(殴打,鞭挞)

  4. 同“怄”。气恼 [get angry;take offense]

    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殴死俺,只是打便了。”——《水浒传》

  5. 假借为“驱”。驱赶 [drive out;whip up]

    以弓矢殴乌鸢。——《唐石经《周礼·夏官·射乌氏》

    殴除群厉。——张衡《东京赋》

殴字常用词组

  1. 殴打 ōu dǎ

    [beat up;hit] 打,指用手或手拿某些东西猛打

    他用两手殴打她并撕她的脸

  2. 殴斗 ōu dòu

    [affray] 凶狠、混乱和尖锐的格斗

  3. 殴击 ōu jī

    [hit;beat up] 殴打

  4. 殴辱 ōu rǔ

    [smite and insult] 殴打,并加以各种肉体或精神污辱

  5. 殴杀 ōu shā

    [smite sb. dead] 用手或器具击打而导致对方死亡

康熙字典

【辰集下】【殳字部】

  1. 打人:~打。~伤。斗~。互~。

【唐韻】烏后切【集韻】於口切,𠀤音嘔。

【說文】捶毄物也。

【徐曰】以杖擊也。

又【集韻】墟𠋫切,音摳。

【公羊傳·桓十二年】盟于毆蛇。

【註】毆,丘于反,又曲侯反。蛇音移,又音池。

又【集韻】虧于切,音區。與驅、敺音義𠀤同。

【韻會】毛氏曰:毆擊字本从殳,或作攴。攴,敲也。今書作文,與歐吐字不同,歐字从欠伸之欠,今俗毆擊字作𢿛,非。

说文解字

【烏后切】-【卷三】

【原文】捶毄物也。从殳區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殴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殴字文言文解释

ōu

<动>击打。《书博鸡者事》:“博鸡者直前捽下提~之。”

<动>同“驱”,驱使。《论积贮疏》:“今~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