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銅繁体字:銅字拼音:tóng銅字注音:ㄊㄨㄥˊ


銅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6笔画总数:14五笔86版:qmgk


五笔98版:qmgk仓颉号码:cbmr銅字结构:左右结构銅字五行:


四角号码:87120郑码查询:pldgb2312码:CDADBig5编码:BBC9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285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銅造字法:形声;从钅、同声銅异体字:

笔顺编号:3411243125125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19369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銅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楚王酓干心鼎戰國晚期集成2794

楚王酓干心盤戰國晚期集成10158

楚王酓干心鼎(金)
戰國晚期

曾62(楚)

說文‧金部

睡虎地簡14.86(隸)

萬歲宮高鐙(隸)
西漢

光和斛二(隸)
東漢

武威醫簡16(隸)
東漢

楷書

銅字象形文造型-銅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jīn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金文7;

金文8;

金文9;

金文铜;

金文锡;

小篆金;

小篆银;

小篆铜;

小篆锡;

隶书

读音:jīn

“金” 是个部首字。也是金属的总名。特指黄金。《说文》: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薶 (埋)不生衣,百炼不轻……”最初的金文写作“” , 象炼成的金属锭形。后逐渐写作 “” 。 上边的三角形是冶炼用的坩埚; 下边的 “王”形是浇注的凹槽; 中间的小点是铸好的金属锭。一说上边的坩埚形是声符 “今” ; 下边是 “土” ; 中间的小点是土里的金沙。 小篆规范为 “” 。 用 “金” 字作部首的字多与金属有关: 如“银、铜” 两个字就是分别在 “金” 旁加声符 “艮” 和 “同” 组成的形声字。“锡”字右边加一 “易”字,除用作声符外,也表示 “锡”是易于熔化和加工变形的金属材料。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銅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銅
中国大陆
台湾 銅
台湾
香港 銅
香港
日本 銅
日本
韩国 銅
韩国
旧字形 銅
旧字形

銅字金文源流

銅字金文源流
銅-B19150
銅字金文源流
銅-B19151

銅字六书源流

銅字六书源流
銅-L29675
銅字六书源流
銅-L29676
銅字六书源流
銅-L29677

銅字说文字源

銅字说文字源
銅-S10423

銅字字源字典

銅字字源字典
銅-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銅字基本解释

  1. 见“铜”。

銅字笔顺


tóng










横折钩



横折

銅字组词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1. 见“铜”。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

【說文】赤金也。

【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

【廣韻】金之一品。

【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又銅靑。

【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

【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又地名。

【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

【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又山名。

【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

【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又宮名。

【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

【註】銅鞮,晉離宮。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又與洞通。

【山海經】洞庭之山。

【註】洞,或作銅。


考證:〔【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鍉之宮數里。

【註】銅鍉,晉離宮。〕 謹照原文兩鍉字𠀤改鞮。

说文解字

【徒紅切】-【卷十四】

【原文】赤金也。从金同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赤金也。
銅色本赤。今之白銅、㸃化爲之耳。食貨志曰。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孟康曰。赤金、丹陽銅也。按丹陽銅卽吳王濞傳章郡銅山、貨殖傳章山之銅也。
从金。同聲。
徒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