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蟫繁体字:蟫字拼音:yín,xún蟫字注音:ㄧㄣˊ


蟫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2笔画总数:18五笔86版:jsjh


五笔98版:jsjh仓颉号码:limwj蟫字结构:左右结构蟫字五行:


四角号码:51146郑码查询:ifkegb2312码:noneBig5编码:F0BF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7EB首尾分解:虫覃部件分解:虫覀日十


蟫造字法:会意蟫异体字:𧖋

笔顺编号:251214125221251112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捺横竖折竖竖横竖折横横横竖

词条已被关注:3577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5-11

蟫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虫部

楷書

蟫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蟫
中国大陆
台湾 蟫
台湾
香港 蟫
香港
日本 蟫
日本
韩国 蟫
韩国
旧字形 蟫
旧字形

蟫字说文字源

蟫字说文字源
蟫-S09888

蟫字字源字典

蟫字字源字典
蟫-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蟫字基本解释

1. 蟫 [yín]2. 蟫 [xún]

蟫 [yín]
  1. 即“衣鱼”,一种昆虫,体长而扁,有银灰色细鳞,常在衣服和书里,吃上面的浆糊和胶质物。亦称“蠹鱼”。

蟫 [xún]
  1. 〔~~〕a.相随而行,如“貒貉兮~~。”b.蠕动的样子,如“蠕蠕~~,充衢塞隧。”

蟫字笔顺


yín

蟫字详细解释

1. 蟫 [yín]

蟫 [yín]

〈名〉

  1. 蠹虫。俗名蠹鱼 [borer]。蚀衣服、书籍的蛀虫

    脱体似蟫虫,咬破他书帙。——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

  2. 又如:蟫函(书函成为蠹鱼的生活处所)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

1. 蟫 [yín]2. 蟫 [xún]

蟫 [yín]
  1. 即“衣鱼”,一种昆虫,体长而扁,有银灰色细鳞,常在衣服和书里,吃上面的浆糊和胶质物。亦称“蠹鱼”。

蟫 [xún]
  1. 〔~~〕a.相随而行,如“貒貉兮~~。”b.蠕动的样子,如“蠕蠕~~,充衢塞隧。”

【唐韻】餘針切【韻會】【正韻】夷斟切,𠀤音淫。

【說文】白魚也。

【爾雅·釋蟲】蟫,白魚。

【註】衣書中蟲。一名蛃魚。

【爾雅翼】蟫,始則黃色,旣老,則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白魚。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

又【韻會】徐心切,音尋。動貌。

【後漢·馬融傳】蝡蝡蟫蟫。

【註】動貌也。

【王逸·九思】貒貉兮蟫蟫。

说文解字

【余箴切】-【卷十三】

【原文】白魚也。从虫覃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白魚也。
今衣、書中白蟲有粉如銀者是也。一名蛃魚。本艸經謂之衣魚。
从虫。覃聲。
余箴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