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韜繁体字:韜字拼音:tāo韜字注音:ㄊㄠ


韜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0笔画总数:19五笔86版:nhkv


五笔98版:nkge仓颉号码:dqbhx韜字结构:左右结构韜字五行:


四角号码:42577郑码查询:xjpngb2312码:E8BABig5编码:C3FC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7D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韜造字法:形声;从韦、舀声韜异体字:縚轁弢韬鞱

笔顺编号:521251152344332151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3236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5-10

韜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韋部

譙敏碑(隸)
東漢

楷書

韜字象形文造型-韜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tāo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𠬢;

小篆𠬢;

小篆弢;

小篆韬;

隶书弢;

隶书韬

读音:tāo

“𠬢” (读tāo)是手持一只小草(屮)的形状, 表示抽取滑顺、 容易。 《说文》: “𠬢, 滑也。 ”后来 “𠬢” 与弓箭的 “弓”组成“弢” , 指装弓箭的袋子,自然也有从箭袋抽取箭矢滑顺的意思。《说文》: “弢,弓衣也。 ” 甲骨文写作“” , 象弓箭装入一容器中, 由将弓箭藏入袋中而引申掩藏杀机的 “韬晦” 义。 小篆分成 “” (韬) “” (弢)两个字。“韬”是 “从韦,舀声” 的形声字。《说文》: “韬,剑(箭)衣也。“韬” 和 “弢” 成为同义、同声、异写的两个字,均指弓箭等兵器的外套。隶书分别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韜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韜
中国大陆
台湾 韜
台湾
香港 韜
香港
日本 韜
日本
韩国 韜
韩国
旧字形 韜
旧字形

韜字六书源流

韜字六书源流
韜-L08269
韜字六书源流
韜-L08270
韜字六书源流
韜-L08271
韜字六书源流
韜-L08272

韜字说文字源

韜字说文字源
韜-S03915

韜字字源字典

韜字字源字典
韜-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韜字基本解释

  1. 见“韬”。

韜字笔顺


tāo

横折




横折



撇折









横折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字部】

  1. 见“韬”。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𠀤音叨。

【說文】弓衣也。从韋舀聲。

【玉篇】劒衣也。

【廣韻】藏也。

【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

【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

【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

【前漢·藝文志】《六弢》。

【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说文解字

【土刀切】-【卷五】

【原文】劒衣也。从韋舀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劒衣也。
少儀曰。劒則啟櫝葢襲之。加夫襓與劒焉。注曰。夫襓、劒衣也。夫或爲煩、皆發聲。按許書無襓字。襓與韜音相近。襓卽韜也。曹憲廣雅。衭襓䘤、劒衣也。䘤音陳律反。按熊氏安生義疏引廣雅。夫襓木劒衣也。木葢本作术。熊認爲艸木字。夫术、曹本乃作衭䘤。知今本廣雅多增益偏旁而不古矣。引伸爲凡包藏之偁。
从韋。
以韋爲之也。熊云木劒衣。非是。櫝旣木爲之矣。
舀聲。
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韜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