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尤繁体字:尤字拼音:yóu尤字注音:


尤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笔画总数:4五笔86版:dnv


五笔98版:dnyi仓颉号码:iku尤字结构:单一结构尤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43012郑码查询:grgb2312码:D3C8Big5编码:A4D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5C24首尾分解:尢丶部件分解:尤


尤造字法:形声尤异体字:尢

笔顺编号:1354

笔顺读写:横撇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55651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尤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27合38563

甲323合25579

甲479合35760

甲2427

甲2521合29738何組

鐵50.1合24943出組

鐵81.1合26154

鐵190.3合16934

前1.2.3合35484

前1.13.6合35736

前1.23.3合35862

前1.31.2合36319黃組

前4.20.5合38687

後1.1.7合36183黃組

後1.2.5合33981

後1.5.3合27457

後2.25.4合25506

後2.30.11合25392

戩3.8合23143出組

戩19.10合25561

佚326合23339出組

佚395合24272出組

燕58合25433

燕407

鑄司寇鼎春秋第三屆483頁

甲2521(甲)

鑄司寇鼎(金)
春秋

說文‧乙部

五十二病方.目錄(隸)

老子甲107(隸)
西漢

老子乙前95上(隸)
西漢

衡方碑(隸)
東漢

楷書

尤字象形文造型-尤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yóu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

说文籀文;

小篆尤;

小篆肬;

隶书尤;

隶书肬

读音:yóu

“尤” 是特殊,奇异的。《说文》: “尤,异也。从乙,又声。” 意为形声字。 其实是会意或指事字。 甲骨文、 金文写作 “” , “ ” 是手臂形,臂上的斜划象一种牵制手臂活动的某种力,也表示手臂内长了 “肬”(病疙瘩,瘤)。小篆据此另加 “肉” (月)旁,写成 “尤” 、“肬” 两个字。隶书也随之写作“” , 并由此脱离了古文字而成为今文。

注: “说文籀文” 写作 “”, 以 “黑” 代 “肉” , 更加形象地表现“肬” 是肉色变黑的症状。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尤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尤
中国大陆
台湾 尤
台湾
香港 尤
香港
日本 尤
日本
韩国 尤
韩国
旧字形 尤
旧字形

尤字金文源流

尤字金文源流
尤-B20265

尤字六书源流

尤字六书源流
尤-L33521
尤字六书源流
尤-L33522
尤字六书源流
尤-L11550
尤字六书源流
尤-L11551
尤字六书源流
尤-L11552
尤字六书源流
尤-L11553

尤字说文字源

尤字说文字源
尤-S10944

尤字字源字典

尤字字源字典
尤-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尤字基本解释

  1. 特异的,突出的:~为(wéi )。~异。无耻之~。

  2. 更加,格外:~其。

  3. 过失:效~(学着别人做坏事)。

  4. 怨恨,归咎:怨天~人。

  5. 姓。

尤字笔顺


yóu



竖弯钩

尤字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本义:最优异)

  2. 同本义 [outstanding]

    尤,异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当之猶之古文,犬子也。

    尤,怪也。——《小尔雅》

    尤,异也。——《广雅》

    夫有尤物。——《左传·昭公八年》。注:“异也。”

    而视之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甚也。”

    然有知强弱之所尤。——《管子·侈靡》。注:“殊绝也。”

    夫子,物之尤也。——《庄子》

  3. 又如:尤功(功绩最卓著。亦指功绩最卓著的人)

  4. 惊异 [staring]

    公饮之酒,厚酬之,赐及从者。司马亦如之。张丐尤之。——《左传》

〈动〉

  1. 责备;怪罪 [blame]

    尤其室。——《左传·襄公十五年》。注:“责过也。”

    畜君何尤。——《孟子》。注:“何尤,无过也。”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 又如:尤苦(苛责;污蔑);尤恶(谴责和憎恶);尤怨(埋怨;怨恨)

  3. 缠绵;爱昵 [linger;show tender affection for]。如:尤殢(尤云殢雨;也指放娇撒赖,纠缠不清);尤红殢翠(比喻男女间的缠绵亲昵);尤云殢雨(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名〉

  1. 过失,罪过 [mistake]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诗·小雅·四月》

  2. 又如:尤诟(过失和羞辱);尤违(过失;过错);尤累(过失)

〈副〉

  1. 尤其,更加 [particularly]

    义兴人谓三横,而 处尤剧。——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尤甚;尤妙

尤字常用词组

  1. 尤其 yóu qí

    [particularly;especially] 表示更进一层。犹更,格外

  2. 尤物 yóu wù

    [rare thing]∶珍贵的物品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左传.昭二八年》

  3. 尤异 yóu yì

    [advanced] 政绩优异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尢字部】

  1. 特异的,突出的:~为(wéi )。~异。无耻之~。

  2. 更加,格外:~其。

  3. 过失:效~(学着别人做坏事)。

  4. 怨恨,归咎:怨天~人。

  5. 姓。

〔古文〕怣【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𠀤音郵。

【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

【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

【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

【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

又【廣韻】怨也。

【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

【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又最也。

【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

【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

又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又彗星亦名蚩尤旗。

又姑尤,齊東界二水名。

【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通作郵。

【詩·小雅】不知其郵。

【前漢·成帝詔】以顯其郵。

又叶戸恢切,音回。

【詩·小雅】廢爲殘賊,莫知其尤。叶上梅。

又叶與之切,音怡。

【詩·鄘風】大夫君子,無我有尤。叶下之。

又叶以諸切,音余。

【道藏歌】日月粲華暉,如光照眞符。億兆不同劫,千載莫之尤。

说文解字

【羽求切】-【卷十四】

【原文】異也。从乙又聲。

宋代徐鉉徐鍇注釋

徐鍇曰:“乙欲出而見閡,見閡則顯其尤異也。”

尤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尤字文言文解释

yóu

①<名>罪过;过错。《论语•为政》:“言寡~,行寡悔。”

②<动>埋怨;怨。《祭十二郎文》:“吾实为之,其又何~?”

③<形>优异;突出。《过小孤山大孤山》:“信造化之~物也。”

④<副>特别;更。《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甚。”

【尤物】⒈特别突出的人物。⒉珍贵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