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并”是合并,二合一。《说文》: “并,相从也。” 甲骨文、金文及小篆1均象二人并立之形。此时是“竝”字; 或将二人成侧面形,下加两横画表示等同于“并”字。小篆3另加一立人,强调人的并列,此字是“併”字。隶书(汉《史晨碑》、 《武梁祠刻石》)等写作“、
” , 从此脱离了古文字的行列。简化字统一作“并”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午集下】【立字部】
同“并”。
【廣韻】蒲迥切【集韻】【正韻】部迥切,𠀤音倂。
【類篇】倂也,比也,皆也,偕也。
【書·立政】以竝受此丕丕基。
【詩·齊風】竝驅從兩肩兮。
【禮·禮運】聖人參於天地,竝於鬼神。
又【類篇】蒲浪切,傍去聲。近也。
【晉書·百官志】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散騎竝乘輿車。
又連也。
【史記·大宛傳】竝南山。
【前漢·郊祀志】北竝勃海。
又【類篇】部滿切,讀如伴。
【前漢·地理志】牂柯郡屬縣。
【註】竝,音伴。 亦作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