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闇繁体字:闇字拼音:àn闇字注音:ㄢˋ


闇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9笔画总数:17五笔86版:uujd


五笔98版:uujd仓颉号码:anyta闇字结构:上三包围结构闇字五行:土


四角号码:77601郑码查询:xdskgb2312码:noneBig5编码:EEEE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5C7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闇造字法: 闇异体字:

笔顺编号:25112511414312511

笔顺读写:

词条已被关注:761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4-11-22

闇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說文‧門部

景北海碑陰(隸)
東漢

楷書

闇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闇
中国大陆
台湾 闇
台湾
香港 闇
香港
日本 闇
日本
韩国 闇
韩国
旧字形 闇
旧字形

闇字六书源流

闇字六书源流
闇-L24857

闇字说文字源

闇字说文字源
闇-S08746

闇字字源字典

闇字字源字典
闇-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闇字基本解释

  1. 同“暗”

闇字笔顺


àn

闇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门,音声。本义:闭门)

  2. 同本义 [shut]

    闇,闭门也。——《说文》

    见蔼闇阁读书。——《梁书·乐蔼传》

  3. 又如:闇门(隐蔽的门)

  4. 蒙蔽;遮蔽 [shadow]

    桑麻闇日。——《水经注·江水》

    不下比以闇上。——《荀子·不苟》。注:“掩上之月也。”

  5. 又如:闇室(遮去光线的房间);闇没(埋没,掩没)

〈形〉

  1. 同“暗”(经传多以闇为之) [dark]

    闇,冥也。——《小尔雅》

    夏后氏祭其闇。——《礼记·祭义》

    孝子不服闇。——《礼记·曲礼》。注:“冥也。”

    彼日月兮闇昧。——王逸《九思·守志》

  2. 又如:闇时(昏暗的时代);闇昧(暗淡;指人的隐私)

  3. 愚昧;糊涂 [muddled]

    刘璋闇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下闇则上聋。——《谷梁传·文公六年》

  4. 又如:闇惑(愚昧不明);闇短(才识愚劣短浅)

  5. 昏庸 [fatuous]

    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闇。——《荀子·君道》

  6. 又如:闇君(昏君);闇王(昏君)

康熙字典

【戌集上】【門字部】

  1. 同“暗”

【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正韻】胡紺切,𠀤音暗。

【說文】閉門也。

又【廣韻】冥也。

【玉篇】幽也。

【易·蒙卦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物旣蒙昧,惟願亨通,但闇者求明,明者不諮於闇,故云童蒙求我也。

【禮·曲禮】孝子不服闇。

【註】闇,冥也。不於闇冥之中從事。

【書·大禹謨·蠢兹有苗昏迷不恭傳】昏,闇也。

又【博雅】闇,夜也。

【禮·祭義】夏后氏祭其闇。

【註】闇,昏時也。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或曰爲闇恐人犯之,故營之。

【註】爲天闇冥,恐人犯歷之,故營之。

又【周禮·春官·眂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五曰闇。

【註】闇,日月食也。

又不明也。

【莊子·齊物論】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

【註】黮闇,不明貌。

又蟲名。

【博雅】闇,蜩𧕄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鄔感切,音晻。隱晦貌。

【禮·中庸】闇然而日章。

【釋文】闇,於感反。

又【集韻】乙減切,音黯。隱暗也。

又【五音集韻】於錦切,音㱃。大水至也。

又【集韻】【韻會】𠀤於金切,音音。默也。

又烏南反。

【儀禮·喪服·旣虞翦屛柱楣疏】闇謂廬也。廬有梁者,所謂柱楣也。

【釋文】闇,烏南反。

说文解字

【烏紺切】-【卷十二】

【原文】閉門也。从門音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閉門也。
借以爲幽暗字。
从門。音聲。
烏紺切。七部。

闇字文言文解释

àn

①<动>蒙蔽;遮盖。《水经注•江水》:“渊上橘柚蔽野,桑麻~日。”【又】埋没;不行于时。《后汉书•班彪传》:“由是《乘》《梼杌》之事遂~,而《左氏》《国语》独章。”

②<形>愚昧;糊涂。《后汉书•赵咨传》:“况我鄙~,不德不敏。” 【又】不知晓,不懂得。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识人情,~于机宜。”

③<动>闭门。《梁书•乐蔼传》:“方见蔼~阁读书。”

④<形>通“暗”,比喻政治黑暗或社会动乱。

⑤通“黯”,深黑色。《齐民要术•杂说》:“深则年久色~也。”

yǎn

通“奄”,忽然。傅毅《舞赋》:“翼尔悠往,~复辍已。”

ān

通“谙”,熟悉。王谠《唐语林•政事下》:“军镇道里与骑卒之数,皆能~计之。”

yīn

通“瘖”,闭口不说话。《榖梁传•文公六年》:“上泄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