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赤繁体字:赤字拼音:chì赤字注音:ㄔˋ


赤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0笔画总数:7五笔86版:fou


五笔98版:fou仓颉号码:glnc赤字结构:单一结构赤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40231郑码查询:bnogb2312码:B3E0Big5编码:A8AA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D64首尾分解:土八部件分解:赤


赤造字法:会意赤异体字:灻烾𤆍灻烾

近义词:

笔顺编号:12132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竖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11840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2-21

赤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鐵10.2合29418何組

後2.18.8合28195何組

菁9.5合28196何組

乙2908合10198賓組

鄴3下.36.4合33003歷組

摭續291合15679賓組

明275合27722何組

乙162合19801𠂤組

麥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06

鑿赤尊西周早期集成5816

師𩛥鼎西周中期集成2830

曶鼎西周中期集成2838

彔作辛公簋西周中期集成4122

免簋西周中期集成4240

𧽊簋西周中期集成4266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成4288

師虎簋西周中期集成4316

吳方彝蓋西周中期集成9898

走馬休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0

伯晨鼎西周中期偏晚集成2816

南宮柳鼎西周晚期集成2805

此鼎西周晚期集成2821

此鼎西周晚期集成2823

善夫山鼎西周晚期集成2825

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郃夗口簋西周晚期集成4197

弭伯師耤簋西周晚期集成4257

元年師兌簋西周晚期集成4275

元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80

輔師𠭰簋西周晚期集成4286

此簋西周晚期集成4303

此簋西周晚期集成4309

師𠭰簋西周晚期集成4324

師𠭰簋西周晚期集成4325

頌簋西周晚期集成4332

師克盨蓋西周晚期集成4468

㝨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2

走馬薛仲赤簠春秋早期集成4556

邾公華鐘春秋晚期集成245

摭續291(甲)

菁9.5(甲)

麥方鼎(金)
西周早期

走馬休盤(金)
西周中期

邾公華鐘(金)
春秋晚期

包2.168(楚)

包2.272(楚)

說文古文

說文‧赤部

睡虎地簡17.139(隸)

老子甲36(隸)
西漢

天文雜占1.6(隸)
西漢

一號墓竹簡257(隸)
西漢

武威醫簡87甲(隸)
東漢

熹.公羊.成十五年(隸)
東漢

景北海碑陰(隸)
東漢

楷書

赤字象形文造型-赤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ch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说文古文;

小篆;

隶书

读音:chì

“赤”本指火的颜色,即红色。“赤”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字形结构相同: 上边是“大” ,“大”是正面的人形,伸开四肢表示体形巨大,已长大成人; 下边是“火”字。 甲骨文写作 “” , 是火苗的形状; 金文写作“”或“” ,开始向线条方向发展; 小篆写作“” , 已与今文形似。“大” (人)在“火” 上烤,出现红彤彤的颜色。以此表示 “赤” 色。“赤” 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将人脱光衣服活活在火上烧死。所以,身上不穿衣服也称作“赤身” 。在古汉语中 “赤”也表示“诛灭” 和袒露。“说文古文” 的“赤”字是上“炎”下“土”结构。“炎”是重火,表示在土地反复烧烤,土呈红色。隶书(唐人韩择木书)写作“” , 彻底脱离了古文字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离骚》 (局部)

赤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赤
中国大陆
台湾 赤
台湾
香港 赤
香港
日本 赤
日本
韩国 赤
韩国
旧字形 赤
旧字形

赤字甲骨文源流

赤字甲骨文源流
赤-J23135
赤字甲骨文源流
赤-J23136
赤字甲骨文源流
赤-J23137

赤字金文源流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06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07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08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09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0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1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2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3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4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5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6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7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8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19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0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1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2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3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4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5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6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7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8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29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0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1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2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3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4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5
赤字金文源流
赤-B14936

赤字六书源流

赤字六书源流
赤-L38320
赤字六书源流
赤-L38321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3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4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5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6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7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8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89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90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91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92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93
赤字六书源流
赤-L28294

赤字说文字源

赤字说文字源
赤-S07452

赤字字源字典

赤字字源字典
赤-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赤字基本解释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4. 裸露:~脚(光脚)。

赤字笔顺


chì





竖钩


赤字详细解释

〈形〉

  1.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2. 同本义 [red]

    赤,南方色也。——《说文》

    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 武王诛 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3. 忠诚;真纯 [loyal;pure]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5. 裸露 [bare]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 韩愈《山石诗》

  6. 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赤裸)

  7. 空;尽;一无所有 [empty;extreme]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

  8. 又如:赤淋淋(赤条条,一丝不挂);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名〉

  1.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south]。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Han Dynasty]。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 “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baby]。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 指鲜血 [blood]。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5. 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动〉

  1. 除掉,诛灭 [remove]

    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斋志异·小翠》

  2. 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赤字常用词组

  1. 赤背 chì bèi

    [naked back] 光背;光脊梁;裸露上体

  2. 赤壁 chì bì

    [Chibi] 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3. 赤膊 chì bó

    [bare backed] 同赤背

  4. 赤膊上阵 chì bó shàng zhèn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5. 赤忱 chì chén

    [absolute sincerity]∶十分坦诚

    赤忱相见

  6. 赤诚 chì chéng

    [absolute sincerity] 真挚坦诚

    赤诚之心

  7. 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8. 赤道 chì dào

    [the equator]∶环绕地球的最大周径,借指靠近地球赤道的国家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叶剑英诗

  9. 赤地 chì dì

    [land made barren by severe drought or pests,etc.] 光秃秃的土地;灾荒后的不毛之地

  10. 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1. 赤光光 chì guāng guāng

    [be stark-naked] 〈方〉∶一丝不挂;赤身裸体

  12. 赤候 chì hòu

    [reconnoitre;scout] 侦察乱情;侦察的士兵

  13. 赤脚 chì jiǎo

    [barefoot] 光着脚

  14. 赤脚医生 chì jiǎo yī shēng

    [barefoot doctor] 中国农村中经过短期训练不脱离农业生产的,能治疗小伤小病并作一些公共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

  15. 赤金 chì jīn

    [pure gold] 纯正的金

  16. 赤口白舌 chì kǒu bái shé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17. 赤口毒舌 chì kǒu dú shé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18. 赤露 chì lù

  19. 赤露 chì lù

  20. 赤裸裸 chì luǒ luǒ

    [naked;undisguised]

  21. 赤贫 chì pín

    [in abject poverty;utterly destitute] 穷得一无所有,极其贫穷

    赤贫如洗

  22. 赤热 chì rè

    [fervid; ardent] [天气] 极热

    赤热的炉火

  23. 赤身 chì shēn

    [naked]∶不穿衣服,裸露身子

    洗完澡赤身不要太久,小心着凉

  24. 赤手空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25. 赤土 chì tǔ

    [terra-cotta] 焙烧过的粘土

  26. 赤心 chì xīn

    [sincere loyalty]∶赤诚的心;丹心

    一片赤心

  27. 赤子 chì zǐ

    [a newborn baby;an infant]∶刚生的婴儿

  28. 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29. 赤字 chì zì

    [deficit] 支出大于收入的超出数额,入账时用红笔写,故名财政赤字

  30. 赤足 chì zú

    [barefoot] 光着脚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赤字部】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4. 裸露:~脚(光脚)。

〔古文〕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尺。

【說文】南方色也。

【玉篇】朱色也。

【易·說卦】乾爲大赤。

【疏】取其盛陽之色也。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

【禮·曲禮】周人尚赤。

【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

【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

【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

【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又水名。

【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

【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

【正字通】今骰子別名。

【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

【呂氏春秋】赤冀作臼。

【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

【周禮·秋官】赤犮氏。

【註】赤犮,猶言捇拔也。

【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

【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𤆍。

说文解字

【昌石切】-【卷十】

【原文】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屬皆从赤。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南方色也。
爾雅。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鄭注士冠禮云。朱則四入與。按是四者皆赤類也。鄭注易曰。朱深於赤。按赤色至明。引申之、凡洞然昭著皆曰赤。如赤體謂不衣也。赤地謂不毛也。
从大火。
火者、南方之行。故赤爲南方之色。从大者、言大明也。昌石切。古音在五部。俗借爲尺。
古文从炎土。
火生土。

赤字的部首是,和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

赤字文言文解释

chì

①<形>本为火红色,后泛指红色。《登泰山记》:“日上,正~如丹。”

②<形>至诚;真纯。李白《与韩荆州书》:“知君侯推~心于诸贤腹中。”

③<形>空;徒。成语有“~手空拳。”

④<形>光;裸露。《智取生辰纲》:“六个人脱得~条条的。”

【赤壁】1.地名。有三处,都在今湖北省。2.水名。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

【赤地】指旱灾、虫灾严重时,遍地不生庄稼。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匈奴中连年旱蝗,~数千里。”

【赤立】空无所有的样子。元好问《游黄华山》:“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水~无春容。”

【赤舌】谗言,口舌是非。

【赤县】1.“赤县神州”的简称。指中国。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扬雷声,强项闻至尊。”2.唐代指设在京城附近或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大县。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赤衣】原指罪犯穿的衣服,后泛指罪犯。刘向《新序•善谋》:“~塞路,群盗满山。”

【赤子】1.初生的婴儿。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2.旧指子民百姓。王安石《子美画像》:“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