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麑繁体字:麑字拼音:ní麑字注音:ㄋㄧˊ


麑字偏旁部首:鹿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9五笔86版:ynjq


五笔98版:oxxq仓颉号码:iphxu麑字结构:左上包围结构麑字五行:


四角号码:00212郑码查询:txnrgb2312码:noneBig5编码:F3F3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E91首尾分解:鹿兒部件分解:鹿臼儿


麑造字法:形声;从鹿、儿声麑异体字:麛猊

笔顺编号:4135221153532151135

笔顺读写: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撇折撇竖横折横横撇折

词条已被关注:2306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3

麑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甲2418合22507子組

鐵38.3合21229子組

乙5161合14295無名組

菁10.13合24965

前4.47.7合10260賓組

續3.16.10合37426

鄴2下.41.1合22381

掇1.139合10392賓組

佚43合20723𠂤組

珠107合13568

京都2874合37454

甲2418(甲)

說文‧鹿部

楷書

麑字象形文造型-麑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ní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小篆麑;

小篆麛;

隶书麑;

隶书麛

读音:ní

“麛” 是幼鹿。《说文》 : “麛,鹿子也。” 甲骨文是象形字,写作“” , 都是没长出角的小鹿形状, 十分生动。 小篆写作“” 。 以 “鹿” 为形符, “弭” 作声符, 成为 “从鹿, 弭声” 的形声字。 又以 “鹿、 兒”会意, 写作 “” 。 隶书据此写作 “” , 已是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麑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麑
中国大陆
台湾 麑
台湾
香港 麑
香港
日本 麑
日本
韩国 麑
韩国
旧字形 麑
旧字形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35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36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37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38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39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0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1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2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3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4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5
麑字甲骨文源流
麑-J22446

麑字说文字源

麑字说文字源
麑-S07113

麑字字源字典

麑字字源字典
麑-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麑字基本解释

  1. 幼鹿。

麑字笔顺


麑字详细解释

〈名〉

  1. 幼鹿 [fawns]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2. 又如:麑母(幼鹿之母);麑鹿(初生小鹿);麑裘(用小鹿皮做的皮衣);麑卵(鹿胎)

康熙字典

【亥集下】【鹿字部】

  1. 幼鹿。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𠀤同猊。

【說文】狻麑,獸也。

【爾雅·釋獸】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註】卽獅子也。出西域。漢順帝時,疏勒王獻幇牛及獅子。

【穆天子傳】狻猊日走五百里。

又鹿子也。

【禮·玉藻】麑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

【論語】素衣麑裘。

【疏】麑裘,鹿子皮以爲裘也。

又人名。鉏麑,晉力士。見【左傳·宣三年】。

又【集韻】綿批切,音迷。義同。


考證:〔【穆天子傳】狻猊日行五百里。〕 謹照原文日行改日走。〔【左傳·宣三年】〕 謹照原文三年改二年。

说文解字

【五雞切】-【卷十】

【原文】狻麑,獸也。从鹿兒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狻麑獸也。
釋獸曰。狻麑如虦貓。食虎豹。
从鹿。兒聲。
五雞切。十六部。按此篆與犬部狻篆疑皆後人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