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抹香鲸拆分为汉字:
抹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抹字字源来历,抹字演变
1. 抹 [mǒ]2. 抹 [mò]3. 抹 [mā]抹 [mǒ]涂:涂~。~粉(喻美化或掩饰)。~黑(喻丑化)。~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揩,擦:~拭。哭天~泪。除去,勾掉,不计在内:~煞。轻微的痕迹:“林梢一~青如画”……
香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香字字源来历,香字演变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舒服:睡得~。味道好:这鱼做得真~。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祭祖、敬神所……
鲸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鲸字字源来历,鲸字演变
生长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胎生,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体长可达三十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肉可食,脂肪可以做油(俗称“鲸鱼”):~吞。~鲵(即“鲸”,喻凶恶的人)。……
查询词语:抹香鲸
汉语拼音:mǒ xiāng jīng
抹香鲸(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鲸目、抹香鲸科的海洋哺乳动物。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头部巨大,下颌较小,仅下颌有牙齿。无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体型似鱼,用肺呼吸。颈短,头似与躯干相联;颈椎愈合;鼻孔为喷孔,位于吻端,前肢成鳍,前臂退化,掌部变长,趾数增加,但从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后肢退化;尾似鱼,有水平尾鳍,游泳靠尾挥动。
抹香鲸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性凶猛。一雄多雌的婚姻制度。妊娠期为12-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为4-5米,哺乳期1-2年。主食大型乌贼、章鱼、鱼类等动物。
分布的地理范围很广。从赤道到高纬度地区,几乎所有海洋区域都可以看到它,但通常在大陆坡或更深的水域中发现。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部分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和墨西哥湾。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的不结冰的海域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称“龙涎香”,龙涎香不仅是名贵的香料,也是名贵的中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
Godard-Codding and her team were not able to do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health of the biopsied whales, since the whales were in the wild.
由于抹香鲸都生活在海洋里,因此塞琳和她的团队无法对那些携带污染的抹香鲸做更加详细的研究。
Some of these whales may already be near the Gulf of Mexico oil spill,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reports.
而国家海洋和大气治理署同时也报告说,这个抹香鲸家族中某些个体的生活海域可能已经接近了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点。
Sperm whales, also found in the Antarctic, lie at the surface blowing repeatedly so as not to get the bends.
在南极也发现有抹香鲸,它们躺着海面上不断喷水,以至不会因为从水中上升太快而得“潜水病”。
But the Gulf of Mexico population is thought to be especially vulnerable due to its relatively small size.
由于体型相对较小,墨西哥湾的抹香鲸被认为是格外濒危的群体。
Sperm whales, which spend more time than other species at the surface, were also vulnerable.
抹香鲸待在水面上的时间比其他种类的鲸鱼都要长,所以也很容易被晒伤。
Killer whales, who live at the top of the ocean food chain, used to prey on sperm and baleen whales.
虎鲸是在海洋食物链的最高层,它习惯于捕食抹香鲸和须鲸。
And of course this will impact up the food chain, to fish and even sperm whales who dive deep to graze the ocean floor.
毋庸置疑,这一切会影响到食物链。并殃及到鱼类,甚至是在潜入洋底觅食的抹香鲸。
Their whale ship had been sunk by an enormous sperm whale.
他们的船被一只巨大的抹香鲸击沉
Andrew and his friend, a young sperm whale named Scar, were swimming together off the west coast of Dominica.
安德鲁和他那被称作“刀疤”的抹香鲸朋友。
抹香鲸雄性体长11-20米,雌性体长8.2-18米,成年体重25-45吨;出生时幼体长4米,体重达500千克。与身躯比较,抹香鲸的头部显得不成比例的重而大,具有动物界中最大的脑,而尾部却显得既轻又小,这使得抹香鲸的身躯好似一只大蝌蚪。成年雄鲸的头部尤为突出,一般头部占身躯全长的四至三分之一,外表大致呈方体。它的鼻孔就位于这个巨大的长方体顶部左前方的两侧。异常的是,抹香鲸虽有两个鼻孔,但只有左侧鼻孔畅通,用来呼吸,而右侧的鼻孔则天生阻塞,这致使抹香鲸在浮出水面呼吸时,总是身躯偏右,水雾柱以约45°角向左前方喷出。抹香鲸的下颔短小且狭窄,似棒状,长度要比头部的上颔短,很不相称,由侧面观看时不易分辨。它的下颌虽小但骨骼结实且强有力。下颌颌面上生有数颗圆锥体牙齿,环绕下颌20多厘米长。而抹香鲸的上颌则不生牙齿,只有被下颌牙齿刺出的一个个圆锥形的小洞。
身体呈流线形口内无须,均具齿,是不换性齿、单根、单尖、同形。吻甚长,鼻骨、额骨、顶骨向背后方向推移,头骨左右不对称,特别在鼻孔区最明显。外鼻孔一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前部肋骨为双头肋。无锁骨。前肢鳍状,适于游泳。腰带和后肢退化,尾鳍水平。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开。双角子宫,乳腺一对,位鼠蹊部。阴茎可完全缩入体壁内,睾丸位于腹腔内。身体中后段的皮肤表面通常有许多水平方向的折皱,这点与其他鲸类平滑紧实的皮肤不同,肥胖个体的皮肤折皱通常较不明显。喷气孔位于头部前方且偏左,这是因为抹香鲸的头骨在发育过程中会极严重地向左边歪斜。背部相对于背鳍的位置有低矮的隆起,其后有一连串较小的突陵一路延伸至尾鳍,尾柄厚实。胸鳍短而宽阔,尖端浑圆,尾鳍呈三角形,边缘笔直。抹香鲸的性别体型差异很大,成年雄鲸的身长通常比雌鲸长三分之一,体重可达雌鲸的二倍。下颚有二十至二十六对大而呈圆锥状的牙齿,上颚的牙齿小而埋于牙龈中,或仅具牙槽。
抹香鲸背面肤色深灰至暗黑,在明亮的阳光下呈现为棕褐色。腹部银灰发白。上唇与下颚近舌头部位为白色。侧腹处通常有不规则的白色区块。
抹香鲸骨骼的特点是头骨巨大,约为骨架全长的1/3。颅顶形成巨大凹陷,翼骨发达,枕骨愈合,无泪骨;头骨左右明显不对称,左骨质鼻孔比右边大;左鼻骨发达,右鼻骨退化;左前颌骨较短,向后仅达鼻孔,右前颌骨后延超过鼻孔达颅凹后壁。寰椎游离,其它6枚颈椎愈合;肩胛骨高大于宽,第11对肋发育不全,扁直、短小,是鲸类骨骼中最特殊的。
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两极都可发现它们的足迹,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的海域中。其中以深且富生产力的海域为最。成年雄鲸与雌鲸的分布情形有明显的不同,雌鲸通常栖息于水深1,000米以上、纬度40度以内的海域,但在北太平洋可达北纬50度左右;雄鲸幼年时跟随母亲在热带海域生活,成长后会离群逐渐向较高纬度移动,体型越大、年龄越老的雄鲸,分布范围也越偏高纬度,甚至会接近两极浮冰地带。雌鲸与未成年抹香鲸群通常会停留于1000公里宽的区域内至少10年,而成年雄鲸移动情形宽广的多。
抹香鲸的栖息地是公海。更具体地说,抹香鲸几乎可以在所有深度超过1,000米且未被冰覆盖的海水中发现,除了黑海和可能的红海。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在北大西洋西部,抹香鲸,尤其是雄性抹香鲸,可能出现在较浅的水域。雌性和幼鲸通常被限制在纬度低于40-50º的水域和海面温度高于约15℃的地区。在初级生产力相对较高的地区,抹香鲸的数量通常较多,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马尾藻海和北太平洋中部环流。
行为
抹香鲸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而且抹香鲸有极好的潜水能力,深潜可达2200米,并能在水下呆两个小时之久。
因为抹香鲸的潜水时间很长,在海面上看到的机会不大,但其特殊的外形与喷气使其不易与其他大型鲸类混淆。两次下潜的间隔抹香鲸会在海面漂浮或缓慢游动,外观上很像巨大的漂流木;左倾约45度的喷气低矮而呈树丛状。经常有跃身击浪或鲸尾击浪的动作。抹香鲸浮在水面上睡眠,睡眠很沉,常在水面上静浮几个小时。船只夜间在海上停航.漂流中,常发现大鲸静静地睡在船的旁边。
长期稳定的雌鲸群构成抹香鲸社会的核心单位,此类小群可达12头成年雌鲸,并伴随其雌性与年轻雄性后代,一般游速每小时5~3海里,受惊时可达7-12海里。身长达12至17米的年老雄鲸多半独自在大洋中悠游,极少发现持续达1日以上的交流情形。整群的抹香鲸有时会在沙滩上搁浅。
体温
鲸是恒温动物,其平均体温35.5℃,在哺乳类中它的体温偏低,比人的体温低1.4℃。鲸终生沐浴大海。尽管海洋环境比较稳定,但气候有严寒酷暑之更替,海域有赤道两极之不同,海水有表层与深水之差别,水温同样也会有很大变化。如热带海表面水温约28℃,接近两极的寒冷海域是0℃,在千米深处,即使在盛夏的赤道海域,水温也仅有4-5℃甚至0℃。鲸有时出没于赤道附近,有时洄游至两极海区,更不时地潜游于千百米水下,同样会浴寒遇暖。有时水温悬殊地低于鲸的体温,鲸体的热量很容易向冷水中逸散。而且水的传热速度很快,比空气快25倍,加之鲸在水里是不停地游动,相当于水以一定速度流经鲸体表面,犹如冷风掠过身体,散热就更快。
身上披一层很厚的绝缘体,是保持体温的最好的方法但动物一到水里,毛就被水浸湿,不仅失去了保温作用,而且增加运动的阻力,所以促使鲸体的毛渐渐消失:而代之以很厚的皮下脂肪层。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它的导热性比水低得多。鲸的皮下脂肪等于身上披着一层脂肪被,形成一层天然的绝热屏障。在鲸类中,抹香鲸平均厚13-18厘米。皮下脂肪越厚,隔热性能就越强。
鲸类的皮肤若厚为1厘米吋,温度每降低1℃,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每秒钟就要散热0.0005卡。照这个标准推算,鲸类每小时散失的热量,大于它们在相同时间内所能产生的热量。因此。鲸在冷水域吋,必须整天不断地运动,提高代谢率,产生热量,维持它的体温,就是睡眠时也不完全静止,而且睡眠时间短。
鲸的尾鳍、背鳍和鳍肢上,循环系统的结构很特殊。它的动脉分为无数平行的小动脉,每条小动脉周围又被许多纵行的静脉血管包围,形成一个个的血管束。这是一种反式热交换系统,是调节体温的结构。由于鳍都较薄,很容易受外界水温的影响而变冷。据测定,即温度高的动脉血在达鳍表面之前先被静脉预冷,温度低的静脉血在返回心脏前先被动脉预热,换言之,流往鳍表面的动脉血,在途中先把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静脉血重新带回体内,从而减少热的散失。
鲸在长时间的激烈运动后或在暖水域吋,体内也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但它的皮肤上无汗腺,且皮下还有一层很厚的脂肪层充当隔热屏障,无法经这条途径排掉多余的热量。它的过剩热量是通过鳍上等部分散发出去的。它的温度到达鳍肢,把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中途就不再把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静脉带回去。这种调节体温的血管网,不仅鳍上有,而且全身的皮肤上都有。动物潜水时,由于深水里的温度低,所以体表面的血液减少,从而抑制热的散失;相反,体温升高时,体表面的血液增多,加速热的散发。体表面的血液循环可能受水温支配,即水温高或体内温度上升时,体表面的血液增多,加速散热;反之则血流减少,抑制散热。
感官
抹香鲸的听觉相当灵敏,据说捕鲸时期的捕鲸者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安静,才能够接近在海面上休息的抹香鲸,即使是船桨敲击小船所造成的音量都可能会惊动鲸群。抹香鲸最常发出的沟通声音是一连串的滴答声,称为密码曲(Coda),不同的族群会使用不同的方言沟通。另外也会和其他齿鲸一样,以回音定位来探测环境与追踪猎物,另有一说认为它们会用聚焦的超音波来震昏猎物,不过还没有足以支持的证据。
食性
抹香鲸主要在海底或附近区域觅食,以多种枪乌贼和深海鱼为主要食物。雌鲸主要捕食重量在0.1-10千克左右的枪乌贼,但也包括体型极为庞大的猎物,如为人所熟知的大王乌贼等;雄鲸同样以枪乌贼为食,不过偏好猎物的体型通常更大,例如大王酸浆鱿。曾经在一头抹香鲸的胃中发现一只尚保持完整,长12米、重达200千克的大王乌贼。在抹香鲸的嘴边与身上有时会有类似被抓伤的刮痕与圆形的吸盘印痕,推测可能是与这类大型猎物搏斗时,由枪乌贼触须所留下的伤痕,曾有发现直径达十厘米的吸盘印痕的记录。另外抹香鲸也会捕食章鱼、乌贼和底栖性的鲨鱼,以及多种硬骨鱼类,不过占食物的比例不高。觅食时它们常会吞下石头、海绵、海鞘等其他非食物的物体。不同于其他大型鲸类有明显觅食期的划分,抹香鲸终年皆会进食,估计每天要消耗相当于体重3%至3.5%重量的食物。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南极洲、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巴巴多斯、比利时、伯利兹、贝宁、博内尔、圣尤斯特修斯和萨巴、巴西、文莱、佛得角、喀麦隆、加拿大、智利、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库拉索岛、塞浦路斯、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法罗群岛、斐济、法国、加蓬、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冰岛、印度、印尼、伊朗、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朝鲜、韩国、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马绍尔群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摩纳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圣马丁岛(荷属)、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里南、叙利亚、坦桑尼亚联合、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图瓦卢、美国、乌拉圭、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和也门。
存在不确定性:美属萨摩亚、安圭拉、阿鲁巴、百慕大、波黑、英属印度洋领土、柬埔寨、开曼群岛、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刚果(金)、刚果(布)、库克群岛、科特迪瓦、厄立特里亚、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国南部领土、德国、瓜德罗普岛、关岛、中国香港、马提尼克岛、马约特、黑山、蒙特塞拉特、缅甸、新喀里多尼亚、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勒斯坦、皮特凯恩、波多黎各、卡塔尔、留尼汪岛、圣皮埃尔和米奎隆、沙特、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苏丹、瑞典、托克劳、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阿联酋、美国小离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沃利斯和富图纳、西撒哈拉。
抹香鲸的繁殖速度缓慢,雌鲸要到9岁才能成熟,而雄鲸的成熟期要更长些。成年雌鲸每4-6年才怀胎一次,每胎一只幼鲸,极少出现双胞胎,而它们的哺乳期长达两年。繁殖地一般在南、北纬40度之间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域,虽然有部分交配行为在冬季中至夏季中发生,但大多数在春季:在北半球,交配期可能自1月一直到7月,而以3至5月为高峰;南半球的抹香鲸交配期在8月与12月之间,集中在10月。怀孕期至少在1年以上,可能长达18个月。雌鲸哺乳期至少2年,有时更长。寿命大约70年,最长可达一百余年。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4~5米,哺乳期1~2年,最长寿命可达70年。抹香鲸为一雄多雌,小抹香鲸出生后,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成熟。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ver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抹香鲸没有被大量捕鲸,而且在中短期内似乎相对安全。在不被积极猎杀的情况下,抹香鲸与人类的互动很少:它们的大部分栖息地远离陆地,收获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深水鱿鱼)很少。一些种群,例如几乎不受现代捕鲸影响的北大西洋西部的族群,似乎很健康,种群密度相当高,繁殖令人满意(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2000年)。
令人担忧的原因:抹香鲸的最大增长率约为每年1%,不能很好地适应物种数量枯竭后的恢复。此外,数量模型仅考虑了一种人为威胁,即捕鲸,因此假设抹香鲸种群自1980年左右以来已经恢复,当时大规模的商业捕鲸活动迅速结束。这种恢复纯粹是理论上的,并且可能不会发生,因为抹香鲸携带高水平的某些化学污染物,海洋噪音正在增加,与渔业的相互作用继续导致抹香鲸死亡(国际捕鲸委员会,1994年),而捕鲸的挥之不去的社会破坏性影响可能会抑制这种高度社会化物种的恢复。一些地区的抹香鲸种群正在减少,或者显然没有从枯竭中恢复过来。即使在没有捕鲸的情况下,地中海的物种数量在过去截止2006年的20年中似乎也有所下降,流网中的兼捕可能是主要原因。太平洋东南部抹香鲸种群在1950年至1980年期间被大量捕鲸,其招募率极低(可能低于替代率),这可能是由于强烈的捕鲸造成的社会混乱(Whitehead等人,1997年)。在同一时期,南极的成熟雄性种群也被大量捕鲸,但在大规模商业捕鲸结束后,应该从低纬度地区开发较少的繁殖种群中重新繁殖。然而,对南极抹香鲸的系统调查显示,在1978年至1992年间,抹香鲸并没有显着增加或在统计上显着增加(Branch和Butterworth 2001年)。
2002年,对抹香鲸种群趋势进行的唯一一次定量分析表明,捕鲸前全球约110万抹香鲸种群通过“开放式捕鲸”在1880年减少了约29%,到20世纪90年代,通过现代捕鲸,捕鲸数量将达到约36万只(比最初减少67%),尽管所有这些估计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自大约1980年大规模捕鲸结束以来,物种数量的任何地区都有所增加,尽管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物种数量没有增加。在一些地区,人们担心数量会继续下降。
保护措施
对抹香鲸的商业性捕猎始于18世纪初,在随后的2个世纪里,捕猎抹香鲸扩大为世界性的产业。在高峰时期的19世纪30年代,全世界每年捕杀的抹香鲸约达5000头。从19世纪后半叶起,由于石油开采降低了对抹香鲸油的需求,以及抹香鲸种群的下降,对抹香鲸的捕猎减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的捕鲸者,装备了声纳和新型捕鲸炮,又展开了对抹香鲸的追捕。每年的捕杀数可多达30,000头,致使一些种群显著缩小。1988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实行暂停捕鲸后,停止了商业性的猎捕。对全世界现存的抹香鲸数量没有精确的估算,根据少数区域抹香鲸数的估算,粗略推算抹香鲸种群总数可能在20-150万头之间。
救援案例
2022年4月20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在渔政船的牵引和护航下,在消防、渔业等部门和专家、志愿者的接力下,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海域搁浅的抹香鲸历经20多个小时成功脱困,回归大海。这也是中国首次成功救援抹香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