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非晶态热度:24

词语非晶态拆分为汉字:

非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非字字源来历,非字演变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责怪,反对:~难(nàn……

晶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晶字字源来历,晶字演变

〔结~〕a.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b.喻珍贵的成果,如“这部作品是他多年研究的~~”。形容光亮:~莹。~亮。~明。亮~~。……

态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态字字源来历,态字演变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查询词语:非晶态

汉语拼音:fēi jīng tài

词语非晶态基本解释

非晶态,是指固态物质原子的排列所具有的近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状态。对晶体,原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是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有序结构原则上不受空间区域的限制,故晶体的有序结构称为长程有序。具有长程有序特点的晶体,宏观上常表现为物理性质(力学的、热学的、电磁学的和光学的)随方向而变,称为各向异性,熔解时有一定的熔解温度并吸收熔解潜热。

词语非晶态在线造句

  1. 关于iTV,我们认为苹果将获取日本堺市的Gen10工厂以生产升级版非晶态TFT液晶屏。

  2. 树脂:由非晶态固体(无定型固体)或黏稠液体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3. 结果表明:聚合物主链上辛基芴基团的引入使聚合物结构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

  4. 因此,催化材料,非晶态合金,国内和国外研究机构,大学的研究热点。

  5.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纳米多孔非晶态材料,结构可控。

  6. 此外,奈米非晶态合金粒子因为具有特殊的化学催化性质,而引起广泛的注意。

  7.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由于其非晶态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性能。

  8. 光伏电池依赖于非晶态或晶态的硅,碲化镉或者硒化、硫化铜铟。

  9. 综述了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

  10. 对于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含有不饱和基团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阐述。更详细。

  11. 将反应后获得的产物用离子水清洗、过滤,即得到非晶态碳纳米管。

  12. 本实验通过控制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获得了非晶态铁-铬合金镀层。

  13. X射线衍射(XRD)表明分解物为非晶态

  14. 综述了非晶态镁基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15. 该电源选用了非晶态磁性材料作为高频变压器的铁心;采用场效应管作为逆变器的开关元件;

  16. 通过XRD的结果可以得出,通过化学镀的方法所获得的复合粉体的金属镀层为非晶态

  17. 研究钴基非晶态合金条带制成的单磁芯双绕组新型磁场传感器。

  18. 对镍配合物、水溶性纳米镍及镍非晶态催化剂体系分别进行了考察。

  19. 处理前后的X射线图谱表明,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已经失去了原有的B型结晶结构,趋向于非晶态

  20. 研制了镍磷非晶态镀层,应用在油田注水井管上。

  21. 一种用于由非晶态金属条原料切割出一定形状的选择性蚀刻工艺。

  22. 因此,电镀非晶态合金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23. 一个没有良好非晶态固体定义的有序结构。

  24. 玻璃,根据定义,是无定形、非晶态的;它的原子排布缺乏规律性,排列在各个方向上。

  25. 并筛选出获得铁-镍-磷-硼四元非晶态镀层的最佳配方。

  26. 非晶态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和优异的软磁性能,在电力、电子、机械、能源和分析设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27. 发现在以初始20000时间步快速冷却时,发生了晶化现象;以初始30000,40000时间步快速冷却时,得到非晶态结构。

  28. 一种新型非晶态分子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和吸收特性

  29. 化学还原新体系制备负载Ni-B非晶态催化剂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30. 控制微裂纹生成的多层非晶态合金条带的爆炸焊接研究

  31. 超声辅助化学还原法制备高活性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32. 改性膨润土负载非晶态钌硼合金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33. 等离子体处理对非晶态合金镀层表面改性研究

  34. 采用非晶态合金铁心变压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5. 催化剂新材料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加氢性能

  36. Co-B非晶态合金催化肉桂醛液相选择性加氢制备肉桂醇的研究

  37. 退火晶化过程中Ni-B纳米非晶态合金的结构

  38. 超细Ni-B非晶态合金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制备糠醇

  39. 超声波辅助化学还原法制备Ru-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用于麦芽糖催化加氢

  40.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

  41. 碳纳米管负载Pt-Sn-B非晶态催化剂催化氯代硝基苯液相加氢反应的性能

  42. 非晶态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3. 非晶态合金材料磁化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44.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的结构及催化加氢性能

  45. 渗铝稀土钢扩散层的非晶态相及其形成机理

  46. 非晶态合金钎料真空钎焊接头组织研究

  47. 非晶态铁铬合金镀层的研究

  48. 电沉积非晶态铬镀层的研究及其应用

  49. 阳极氧化铝基体上非晶态碳纳米纤维阵列膜的微观组织及其摩擦性能

  50. 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活性研究

  51. 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卤代硝基苯液相加氢制卤代苯胺

  52. 非晶态氧化亚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53. 电沉积条件对非晶态Fe-Mo合金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54. 非晶态合金材料磁敏特性及应用的研究

  55. 用热膨胀法测量非晶态粉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56. 镧对碳纳米管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乙炔加氢性能的影响

  57.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的研究

  58. Ni-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氯代硝基苯液相加氢制氯代苯胺

  59. 暴露在合成非晶态硅土下的工作岗位的健康要求

  60. 非晶态焊接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

  61. 非晶态合金铁心变压器的试验研究

  62. 非晶态合金的强化机理及其应用

  63. 电沉积制备Ni-P非晶态催化电极上的析氢反应

  64. 镍基非晶态合金加氢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65. 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镍磷合金的工艺研究

  66. 非晶态铁磁薄带的磁机械耦合

  67.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表征与应用

  68. 非晶态镍磷合金电沉积机理的研究

  69. 非晶态Fe-Mo合金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析氢活性

  70. 非晶态合金的优异性能及应用

  71. 非晶态合金制备方法

  72.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不饱和化合物加氢研究进展

  73. 电沉积非晶态合金镀层磁性的控制

  74. 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75. 非晶态金属Al中微团簇多面体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模拟研究

  76. 新型钴基非晶态合金屏蔽材料的磁性研究

  77. 铁基非晶态合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78.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79. 非晶态合金系磁性、超导电性和力学性能的计算

  80. 非晶态合金材料及其在国防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词语非晶态百科解释:

非晶态的形成

非晶态材料由于具有与液态类似的结构特征。又被称作“过冷液体”。它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以及处于亚稳态两大特点。根据这样的特征,制备非晶态物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①抑制熔体中的形核和长大,保持液态结构;

②使非晶态亚稳态结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不向晶态转化;

③在晶态固体中引入或造成无序,使晶态转变成非晶态。

非晶态可由气相、液相快冷形成,也可在固态直接形成(如离子注入、高能离子轰击、高能球磨、电化学或化学沉积、固相反应等)。

普通玻璃的形成方法,是将原料经过高温熔融形成熔体,然后将熔体进行过冷(急冷)固化变为玻璃体。一般的冷却速度无法将金属和合金熔体转化为非晶态,必须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冷却速度要达到极快使它来不及结晶而形成非晶态。纯金属形成非晶态的冷却速率为1010K/s以上,合金形成非晶态的冷却速率为106K/s以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采用熔体旋淬急冷方法(Melt Spinning)制备非晶条带,即将高温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熔体以每秒百万摄氏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以致金属中的原子来不及重新排列,杂乱无章的结构被冻结,这样就形成了非晶态合金。

液相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结晶或进入非晶态时,一些性质的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可分为A、B、C 3个状态的温度范围:在A范围,液相是平衡态;当温度降至Tf以下进入B范围时,液相处于过冷状态而发生结晶,Tf是平衡凝固温度;如冷速很大使成核生长来不及进行而温度已冷至Tg以下的C范围时,液相的黏度大大增加,原子迁移难以进行,处于“冻结”状态,故结晶过程被抑制而进人非晶态,疋是玻璃转变温度,它不是一个热力学确定的温度,而是决定于动力学因素的,因此Tg不是固定不变的,冷速大时为Tg1,如冷速降低(仍在抑制结晶的冷速范围),则Tg1就降低至Tg2。非晶态的自由能高于晶态,故处于亚稳状态。从图1还可看到液相结晶时体积(密度)突变,而玻璃化时不出现突变;但比热容Cp在非晶化时却明显地大于结晶时Cp变化。

合金由液相转变为非晶态的能力,既决定于冷却速率也决定于合金成分。能够抑制结晶过程实现非晶化的最小冷速称为临界冷速(Rc),对纯金属如Ag、Cu、Ni、Pb的结晶形核条件的理论计算得出,最小冷却速率要达到1012~1013K/s时才能获得非晶,这在熔体急冷方法尚难做到,故纯金属采用熔体急冷还不能形成非晶态;而某些合金熔液的临界冷速就较低,一般在107K/s以下,采用现有的急冷方法能获得非晶态。除了冷速之外,合金熔液形成非晶与否还与其成分有关,不同的合金系形成非晶能力不同,同一合金系中通常只有在某一成分范围内能够形成非晶。

非晶态转变

温度高于或等于熔点Tm的液态金属,其内部处于平衡态。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当温度低于熔点Tm时。在没有结晶的情况下过冷,此时体系的自由能将高于相应的晶态金属,呈亚稳态。如果体系内的结构弛豫(或原子重排)时间τ比冷却速率dT/dt的倒数小,则体系仍然保持内部平衡,故呈平衡的亚稳态。随着液态金属体系的冷却,其黏滞系数η或弛豫时间τ将会迅速增加,当增加到某一值时,τ已经很大,以致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到平衡态,即处于非平衡的亚稳态。由离开内部平衡点算起,称为位形冻结或非晶态转变。形成非晶态合金时的热焓H、比容V和熵S随温度T的变化。

对非晶态合金的转变温度Tg可作如下讨论:

(1)通常比热曲线上升拐点处所对应的温度为非晶态转变温度。

(2)对于普通玻璃,当接近转变温度Tg时,玻璃开始软化。但非晶态金属却类似于牛顿黏滞性流动,黏滞系数发生104~105量级的突变。

(3)温度介于熔点Tm与转变温度Tg之间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由于其自由能比相应的晶态合金要高,故处于亚稳态,但其内部却是处于平衡态。温度低于转变温度的非晶态合金则处于非平衡的亚稳态,即它比晶态合金具有更高的能量。

(4)从热力学角度看,非晶态转变温度被认为是结构位形熵被终止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增加,液态金属的比热容Cp的降低引起位形熵的增加。

(5)从液态金属到非晶态的转变是Ehrenfest意义下的二级相变,它的定义是Gibbs函数的二阶导数具有不连续性。

非晶态结构的表征

非晶态合金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在三维空间长程拓扑无序状的排列,结构上它没有晶界与堆垛层错等缺陷存在,但原子的排列也不像理想气体那样的完全无序。非晶态合金是以金属键作为其结构特征的,虽然不存在长程有序,但在几个晶格常数范围内保持短程有序。

非晶态结构特征一般采用统计的方法,即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来描述。径向分布函数是用来表征结构特征的函数,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径向分布函数的表达形式为:RDF(R)=4πR2g(R),它表示以某个原子为中心,在半径尺处、厚度为dR的球壳层内的原子数。如图2所示,当R小于原子的半径R0时,g(R)=0;从R0处开始,g(R)开始上升,到第一峰值(R=R1)处,又开始下降,g(R)的第一个峰对应于中心原子周围的第一个配位层,第一峰下的面积即为此结构的配位数z。由于结构存在无序,z值就不一定是整数;类似地,可定出邻近的第二壳层,但峰宽展宽,峰高减低,并逐渐和其他峰合并,当尺趋于无穷大时,g(R)=1。通过测定RDF,可以获得表征非晶态结构特征的信息。

下面描绘了气体、液体、非晶体和晶体典型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图。气体分子完全无序,因此当R>R0时,其g(R)恒等于1;液体与非晶体的RDF类似,它们都是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的,但液体的RDF的峰值明显降低,峰宽展宽,曲线更加平滑,缺乏非晶体的某些细节。而晶体的RDF为很窄的峰,表明晶体中原子的有序排列。

非晶态合金

1.概念

物质就其原子排列方式来说,可以划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材料的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就是晶体;原子呈无规则排列的就是非晶体。1960年美国用快冷首次获得了非晶态的合金Au20Si30,1967年又得到非晶合金Fe86Ph12.5C7.5,并发现非晶态金属具有很多常规晶态金属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能。由于非晶含金在结构上与玻璃相似,故亦称为金属玻璃。

2.非晶态合金的制备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可采用液相急冷法、气相沉积法、注入法等。液相急冷法即通过快速冷却来获得非品态固体材料。从理论上说,任何液体都可通过快速冷却获得非晶态,但事实证明,不同的物质形成非晶态所需要的冷却速度大不相同。例如,对于硅酸盐(玻璃)和有机聚合物来说,在正常的冷却速度下都可以获得非晶固体:而纯金属,只有当冷却速度越过临界冷却速度(约1010K·S-1),使其来不及形核和核长大就被凝固住了,才能得到非晶态。采用的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已能制出粉末状、丝状、带状等非晶态合金材料。如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钢液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问就将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形成非晶带材。

3.非晶态合金的特点

(1)高强韧性。其抗拉强度可达到3000 MPa以上,而超高强度钢(晶态)抗拉强度仅为1800~2000 MPa。另外,许多淬火态的非晶态合金薄带可反复弯曲,即使弯曲180°也不会断裂。

(2)耐腐蚀性。它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其主要原因是凝固时能迅速形成致密、均匀、稳定的高纯度钝化膜。

(3)优良的磁性。与传统的金属磁性材料相比,由于非晶合金原子排列无序,没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而且电阻率高,具有高的磁导率,低的损耗,是优良的软磁材料。

(4)工艺简单、节能、环保。非晶合金薄带成品的制造是在炼钢之后直接喷带的,只需一步就完成制造,工艺大大简化,节能,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4.典型的非晶态合金

(1)铁基非晶合金。

铁基非晶合金的主要成分为Fe、Si、B、C、P。其特点是磁性强,软磁性能优于硅钢片,价格便宜,最适合替代硅钢片,用作中低频变压器的铁芯。

(2)铁镍基非晶合金。

铁镍基非晶合金的主要成分为Fe、Ni、Si、B、P。其特点是磁性比较弱,但磁导率比较高,价格较贵,可以代替硅钢片或者坡莫合金(Fe—Ni合金),用作高要求的中低频变压器铁芯。

(3)钴基非晶合金。

钴基非晶合金的主要成分为Co、Fe、Si、B。其特点是磁性较弱.但磁导率极高,价格很贵,一般替代坡莫合金和铁氧体用于要求严格的军工电源中的变压器、电感等。

(4)铁基纳米品合金(超微晶合金)。

铁基纳米晶合金的主要成分为Fe、Si、B和少量的Cu、Mo、Nb等,其中Cu和Nb是获得纳米晶结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先被制成非晶带材,然后经适当退火,形成微晶和非晶的混合组织。这类合金的突出优点是兼备了铁基非晶合金的高磁感和钴基非晶合金的高磁导率、低损耗,是成本低廉的铁基材料。它可替代钴基非晶合金、晶态坡莫合金和铁氧体,在高频电力电子和电子信息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以达到减小体积、降低成本等目的。

5.非晶态合金的应用

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的非晶态材料已经很多,例如,用非品态合金制备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在高档录音、录像机中的广泛应用。常常有人对图书馆或超市中书或物品中所暗藏的报警设施感到惊讶,其实,这不过是非晶态软磁材料在其中发挥着作用,非品合金条带可以夹在书籍或者商品中,也可以作成商品标签,如果商品尚未付款就被带出,则在出口处的检测装置就会发出信号报警。用非晶态合金制作配电变压器铁芯,它比硅钢片作铁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下降75%左右,空载电流下降约80%,是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变压器,特别适用于电效率低的农村电网。在逆变焊机电源中纳米品合金已经获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