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超临界热度:52

词语超临界拆分为汉字:

超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超字字源来历,超字演变

越过,高出:~越。高~。~出。~额。~龄。~等。~载。~重。~支。跳上,跨过:“挟泰山以~北海”。在一定范围以外:~自然。~音速。~导现象。遥远:~遥。~忽。怅惘的样子:“武侯~然不对”。……

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临字字源来历,临字演变

1. 临 [lín]临 [lín]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到,来:光~。莅~。亲~。遭遇,碰到:~时。面~。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照样子摹仿……

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界字字源来历,界字演变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标。~址。~线(a.两个地区分界的线;b.不同事物的分界;c.某些事物的边缘)。~限(a.不同事物的分界;b.尽头处,限度)。地~。范围:眼~。世~。自然~。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

 

查询词语:超临界

汉语拼音:chāo lín jiè

词语超临界基本解释

工程上,将某流体所处的压力(P)和温度(T)均超过临界压力(Pc)和临界温度(Tc)时的这种状态称为超临界。

词语超临界在线造句

  1. 超临界法最佳条件制备的盐酸小檗碱磁性脂质体具有良好的体外磁场响应性。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独特的化工分离工艺。

  3. 概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等各种新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研究情况。

  4. 超临界水氧化是一门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

  5. 运用超临界流体进行木材防腐处理是木材科学界近期开展的高新技术之一。

  6. 但是,在超临界的热点中,一个强力警方的出现并不能提供一个长久的解决办法。

  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法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8.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是一种新的发展前景很好的超细颗粒制备技术。

  9. 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洁净和高效的绿色化学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10. 鉴于此,本文选取某超临界翼型,探讨改型对超临界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11. 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有水洗法、炮制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12. 使用本方法通过超临界提取木焦油的级分生产烟提取物。

  13. 本文建立了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汽水膨胀的计算模型,并用试验进行了验证。

  14. 叙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分离、反应工程、环境保护和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15.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超临界流体体系的高温、高压以及超高压反应研究。

  16.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17.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特性、超临界流体的应用及超临界萃取技术。

  18. 第二个系统是多孔介质中带有超临界扩散的不可压流的传热方程。

  19. 采用上述方法和措施,设计出两套新型跨音速超临界涡轮。

  20.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超临界态流体通过音速喷管流量的新方法并得到了实验验证。

  21. 根据IEA的数据,该法所需的额外能源将会使处于超临界态高温的电站效率下降10%左右。

  22. 超临界机组;振动;动平衡;动静碰磨;汽缸膨胀不畅;结构共振。

  23. 新的脱水工艺技术有:膜分离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2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密度、粘度、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5. 主要有三种途径:自由基氧化、高温热解、超临界水氧化[]。

  26. 和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有机物废料有着极大的优势。

  27. 此外,通过多步骤或利用超临界溶剂、保护基团等也可实现甘油氢解。

  2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实验,分别以不同温度、压力、修饰剂比例进行探讨。

  29. 斗山巴布科克为能源行业设计,供货并建设包括超临界技术在内的先进锅炉技术。

  30. 超临界CO2流体是指当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值以上时CO2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31.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在连续蒸发壁式反应器内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32.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反庆的最新进展。

  33. 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是一种制备药物微粒的新方法。

  34. 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35.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彻底破坏有机物质的新型氧化技术。

  36. 因而该溶剂被超临界液体从溶液中萃取出来,而且发生了该物质与该稳定剂的共沉淀。

  37. 高参数、大容量的超临界机组是当今火电燃煤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

  38. 克级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仪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

  3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增强吸收效果,肌肤从内到外充分润泽。

  40. 超临界状态下的科学研究。

  41. 该控制策略为同类超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42. 超临界流体诱导相转化法是近两年提出的一种膜制备新方法。

  43. 体积17从超临界的易流动的溶剂,特别超临界的二氧化碳的医药敷用开始。

  44. 超临界二氧化碳有类似的行为,二氧化碳分子流进固体物质里,包围里面的原子,并使它们分崩离析。

  45.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萃取原理及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SFE溶剂、作为化学反应介质在日用化工中的应用。

  46. 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药材,气相—质谱连用分析其成分。

  47. 论文考察了水合物生成过程与超临界乙烯流体萃取过程的相互影响。

  48.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微藻液化和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应用正是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

  49. 文章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作了阐述。

  50. 本课题是对超临界循环床这一循环床最新发展动向做前期研究。

  51. 在压力和温度大于其临界点时,二氧化碳只可能以超临界流体形式存在。

  52. 论述了近年来废塑料在超临界水作用下的化学回收过程。

  53. 因此,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精馏是一种较好的提取谷糠油的方法。

  54. 介绍了分析规模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实际样品时的实验设计。

  55. 说明烟气挡板分配调温方式是超临界锅炉调温方法的最佳选择。

  56. 伸筋草超临界萃取物具有显著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

  57. 探讨了双塔连续逆流操作的超临界萃取和浓缩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路线。

  58. 文章总结与讨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固体物料的动力学模型。

  59. 阐述了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和气体在食品挤压膨化技术中应用的原理、设备及动力学特点。

  60. 对苯酚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6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对毛油进行精炼,是一项新的油脂精炼方法。

  6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了大高良姜中的辛香物质。

  63. 比较计算了SCQ磁体采用超临界和过冷液氦两种冷却方式对磁体稳定运行的影响。

  64. 超临界酯交换不需要催化剂,但对设备要求相当高,且能耗较大。

  65. 制备生物柴油的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利用动植物油脂与超临界流体反应生产脂肪酸甲酯的新工艺。

  66. 明嘉北药超临界萃取植物精华,开发绿色产品,塑造健康生活。

  67.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RESS)是一项近10年发展起来的制备超细微粒的新技术。

  68. 本文对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69.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粉体的新工艺。

  70. 超临界干燥获得高效防火绝热材料。

  71.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米糠超临界流体脱脂纯化工艺。

  72. 目的建立一种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和高效液相分析耳聋左慈丸中丹皮酚的方法。

  73. 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蜂花粉进行破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破壁时间短,工艺流程简单,是一种理想的蜂花粉破壁新方法。

  74. 目的对目前应用超临界流体制备纳米药物的方法进行综述。

  75. 结论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大有潜力。

  76. 临界区和超临界区水和水蒸气学性质的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

  77. 他们说这种“超超临界的”熔炉可能让燃烧效率超过50%,并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7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得了蜂胶挥发油。

  79. 本文以铁泥为原料,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法研究了制取氧化铁红的方法。

  80.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机型。

词语超临界百科解释:

超临界技术

以水为例,超临界技术介绍如下:

通常情况下,水以蒸汽、液态和冰三种常见的状态存在,且是极性溶剂,可以溶解包括盐在内的大多数电解质,对气体和大多数有机物则微溶或不溶。液态水的密度几乎不随压力升高而改变。但是如果将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临界点(Tc=374.3℃,Pc=22.1MPa)以上,水的性质发生了极大变化,其密度、介电常数、黏度、扩散系数、热导率和溶解性等都不同于普通水。水的存在状态如图1.

001.jpg

通过测定水在亚临界到超临界区的介电常数、离子解离常数及Raman光谱可探索水的溶剂性质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水的定态介电常数从常温的80变到临界点的5-10,在450℃或更高时降到2左右。离子解离常数从室温的10-14到近临界区的10-13,而在超临界区变成10-23。水的Raman光谱结果也表明在超临界状态下水中只剩下少部分氢键。这些结果意味着水的行为与非极性压缩气体相近,其溶剂性质与低极性有机物相似。因而,碳氢化合物在超临界水中通常有很高的溶解度。例如,在25℃时,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7%,295℃时上升为35%,在300℃时即超越苯一水混合物的临界点,只存在一个相,因此,任何比例的组分都是互溶的。同理,在375℃以上,超临界水可与氧气、空气和氮气及有机物以任意比例互溶。

与有机物的高溶解度相比,无机盐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并且随水的介电常数减小而减小,当温度大于475℃时,无机物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减小,呈盐类析出或以浓缩盐水的形式存在。如NaCl在300℃水中的溶解度为37%,而在550℃和25MPa的水中的溶解度为120mg/L,其原因主要是由水的低介电常数和离子解离常数造成的。同时,在超临界水中溶解的无机盐溶质具有不同于常温常压下的特殊性,对于等压条件下的温度上升,水的介电常数会降低,有利于溶质的缔合;相反,等温条件下压力的上升有利于溶质的分解。在高温低压的超临界条件下,当水的介电常数小于15时,水中溶解的溶质会发生大规模的缔合作用,即常温常压下的强电解质在高温低压的超临界条件下会变为弱电解质,而室温下的弱电解质则形成中性的缔合的配合物。

由于超临界水的非凡的溶解能力、可压缩性和传质特性,使它成为一种具有非常活性的异乎寻常的反应介质。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在温度、压力高于水的临界温度(374.3℃)和临界压力(22.1MPa)条件下,以超临界水作为反应介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由于超临界水对有机物和氧气都是极好的溶剂,因此有机物的氧化可以在富氧的均一相中进行,反应不会因相间转移而受限制。同时较高的反应温度也使反应速率加快,在很短的反应停留时间内,有机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99%以上。在氧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中的C, H元素最后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N, S, P和卤素等杂原子氧化生成气体、含氧酸或盐;在超临界水中盐类以浓缩盐水溶液的形式存在或形成固体颗粒而析出,超临界流体中的水经过冷却后成为清洁水。因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在不产生有害副产物情况下彻底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新方法。

从理论上讲,SCWO技术(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简称SCWO)适用于处理任何含有机污染物的废物:高浓度的有机废液、有机蒸汽、有机固体、有机废水、污泥、悬浮有机溶液或吸附了有机物的无机物;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氧化剂(O2,H2O2)在单一相中反应生成CO2和H2O;出现在有机物中的杂原子氯、硫和磷分别被转化为HCl,H2SO4和H3PO4,有机氮主要形成N2;在超临界水的氧化环境不产生N2O[70,71]。因此SCWO过程无需尾气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当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大于2%时,可利用反应放出的热维持过程的热平衡,从而实现自热反应。有机废物在超临界水中进行的氧化反应,概括地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有机化合物+氧化剂(O2,H2O2) →CO2+ H2O

有机化合物中的杂原子酸、盐、氧化物

酸+NaOH →无机盐

火电概念

超临界(SC)

火电厂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指的是锅炉内工质的压力。锅炉内的工质都是水,水的临界压力是22.115MPa ,临界温度是374.15℃ ;在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炉内工质压力低于这个压力就叫亚临界锅炉,大于这个压力就是超临界锅炉,炉内蒸汽温度不低于593℃或蒸汽压力不低于31 MPa被称为超超临界。在工程上,也常常将25MPa以上的称为超超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