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古生界热度:56

词语古生界拆分为汉字:

古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古字字源来历,古字演变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姓。……

生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生字字源来历,生字演变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造出:~产。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整个生活阶段:……

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界字字源来历,界字演变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标。~址。~线(a.两个地区分界的线;b.不同事物的分界;c.某些事物的边缘)。~限(a.不同事物的分界;b.尽头处,限度)。地~。范围:眼~。世~。自然~。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

 

查询词语:古生界

汉语拼音:gǔ shēng jiè

词语古生界基本解释

地质学名词,属年代地层单位。即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古生代即形成古生界地层的地质年代)。符号Pz,与古生代相同。又分下古生界(Pz1,对应年代称早古生代)和上古生界(Pz2,对应年代称晚古生代)。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古生界是第一个发现大量化石的地层。

词语古生界在线造句

  1. 古生界奥陶系构造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其构造格局与太古界有很强的一致性;

  2. 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岩溶储层发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3. 华北地区古生界生油岩在三叠纪末已进入主要生油期。

  4.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在贵州及其邻区发育较为完整。

  5. 这一认识对评价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含油气远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6.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

  7. 在江南-雪峰山推覆体前缘,下古生界中分布着一系列沥青古油藏。

  8. 辽河东部;古生界;合成地震记录;断裂;构造样式;构造演化;

  9. 该方法在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潜力的评价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0. 认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三叠系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

  11. 改造了上扬子地台区及青藏高原古生界—中生界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

  1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储集体是一套以次生孔隙为主的低渗透砂岩。

  13. 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和下、中奥陶统,主要由海相碳酸盐岩构成。

  14. 新构造运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相结合可合理解释研究区下古生界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组合形式。

  15. 济源-中牟-黄口坳陷带的上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历史。

  16. 摘要:在岩浆侵入体热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局部发生了大理岩化作用。

  17. 古生界储层特征的好坏由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

  18.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简称下组合)古油藏发育,储层沥青丰富,在不同层系均可见及。

  1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为砂岩储层,属低孔、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较差。

  20. 古生界烃源岩特演化程度均达到干气阶段。

  2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气藏为深盆气藏。

  22. 辽河坳陷古生界勘探程度低,具有巨大的潜力。

  23. 古生界有机质早期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

  2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地层是区内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25. 古生界古油藏则由众多分散的、小型的岩性-构造古油藏构成。

  26. 以油气成藏体系理论为指导,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下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

  2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广覆式生烃特徵;

  28. 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埕岛地区中、古生界燕山、喜山两期构造应力场。

  29. 该文将有限变形理论应用到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变形研究中。

  30. 埕岛东坡是一个中、古生界潜山缓坡带,东营组逐层超覆其上。

  3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富古地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风化壳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复杂。

  32. 塔中隆起形成早,后期持续稳定发展,下古生界巨型构造发育;

  33. 进而认识到,平面上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分布呈条带状。

  34. 上个世纪70年代文留煤型油气田的发现,标志着华北上古生界油气田勘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5. 利用生烃动力学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抬升后上古生界源岩生气作用结束时间

  36.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

  37. 沉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热历史恢复方法探索

  3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39. 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层序地层

  40. 天然气伴生凝析油Mango参数的成因内涵——以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41.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42. 南秦岭旬阳盆地下古生界热水沉积成矿地球化学

  43. 运用流体包裹体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

  44. 华北东部地区盆地叠合特征与古生界生烃史

  4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庙含油气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4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研究

  47. 辽河断陷古潜山古生界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48. 鄂尔多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影响

  4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50. 贵阳乌当上古生界的海侵-海退层序

  51. 黄海海域盆地构造演化特征与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52.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

  53. 鄂北上古生界隐蔽气藏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54.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内幕型储层成因探讨

  55. 济阳坳陷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56.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7. 残留盆地油气系统研究方法——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为例

  58. 胜利油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核心技术

  5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低渗岩性气藏综合勘探技术

  60.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区上古生界储集层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勘探前景

  6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2. 根据流体包裹体确定神木地区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期

  63. 地震属性;地震反演;储层建模;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鄂尔多斯盆地;

  64. 鄂西渝东区上古生界构造型式及对石炭系勘探认识

  6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源岩抬升后是否生气的实验室模拟

  66. 鄂尔多斯盆地中、古生界矿物组合与油气富集研究

  67. 塔巴庙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非均质性及控制因素

  68. 富县探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69. 海平面波动中的岩溶响应——以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下古生界为例

  70. 同沉积期火山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形成的意义

  71. 鲁西隆起茌平构造带构造演化史及古生界原生油气成藏条件

  72. 华北地区东部下古生界烃源岩分布特征及其发育模式

  73.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特征

  74. 长庆上古生界低压低渗砂岩气藏压裂工艺技术

  7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地质评价

  7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探讨

  77. 南天山造山带中段古生界构造地层研究新进展

  78. 下扬子海相中、古生界地质结构特征及选区评价

  79. 中国南方古生界--中生界油气藏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80. 济阳拗陷上古生界煤系成烃潜力研究

词语古生界百科解释:

古生界组成

古生界分为下、上两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海相沉积为主,其中寒武系、奥陶系砂岩、竹叶状灰岩和笔石页岩代表浅海相沉积。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陆相沉积大量发育,含煤沉积广泛分布。其中石炭纪纺锤虫灰岩属较深的海相沉积,煤层属沼泽相沉积。二迭纪的硬石膏层、石膏层、岩盐层、泥灰岩和红色砂岩均属泻湖相沉积。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浅海相石灰岩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组成,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统。中上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二迭系以内陆盆地堆积为主。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浅海相石灰岩。上二迭统早期夹有重要煤系。在东北北部,古生界为巨厚的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并夹有中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积为主,有大量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包括喜马拉雅山区在内的西藏、青海和滇西地区,出露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奥陶系至二迭系。台湾的海相石炭系、二迭系均已变质。中国古生界产有丰富的矿产,如华南、华中寒武系底部的磷,泥盆系的铁、锰,华北中石炭系底部的铁和铝土矿,尤其华北中上石炭系及二迭系的煤最为重要。华南上二迭系也产有煤。

上古生界

  1. 泥盆系

    泥盆系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层大区东部、北疆、天山一北山、祁连山—中秦岭,其余地区出露零散,华北地层大区东部缺失(图2-6)。其总体特征是:北疆、中天山—北山为巨厚的碎屑岩—火山岩;华南地层大区东部、南天山、南秦岭,泥盆系下部碎屑岩为主,上部碳酸盐岩为主;祁连山发育巨厚陆相磨拉石沉积;华南地层大区西部小型台地碳酸盐岩、变质碎屑岩—火山岩、复理石砂板岩相间分布;其余地区泥盆系以碎屑岩为主,东昆仑、柴达木南、北缘、赤峰以北夹火山岩较多。

  2. 塔里木

    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的泥盆系主要分布于本区北部和南缘,岩石组合变化较大。中天山—北山以中酸性火山岩、凝灰岩为主,夹碎屑岩及少量灰岩;南天山以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塔里木陆块上以海陆交互—陆相杂色碎屑岩为主;在西昆仑中统为海相碎屑岩夹灰岩,上统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 ( 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

  3. 华北地层大区

    华北地层大区的泥盆系分布于大区大区西部、北缘和南缘,其中以祁连山发育巨厚陆相磨拉石沉积、秦岭泥盆系含多金属矿为最突出的特征(张二朋等,1998;孙崇仁等,1997;侯鸿飞等,2000;高振家等,2000)。

  4. 华南地层大区

    华南地层大区的泥盆系广泛分布于本区东部(龙门山—云南丽江—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南秦岭—大别山区),大区西部出露较零散。

  5. 藏滇地层大区

    藏滇地层大区,泥盆系出露于喜马拉雅山北坡、申扎—察隅、滇西腾冲等地,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 含较多浮游生物化石,总体来看横向变化不大。

  6. 北疆兴安

    1北疆地层区

    北疆地层区的石炭系由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浊积相碎屑岩及火山岩组成,含安加拉植物群及北方区系动物群化石(张二朋等,表2-18)。

    阿尔泰地区:仅出露下统红山嘴组,下部为片理化石英斑岩、英安斑岩、霏细斑岩,上部为变质粉砂岩、砂岩、板岩夹斜长片岩、石英片岩、流纹斑岩、结晶灰岩,含珊瑚、腕足类化石,出露厚1 270~2 700 m,未见顶底。西准噶尔北部—东准噶尔—巴里坤一带:下统广泛出露,为黑山头组、姜巴斯套组、那林卡拉组海陆交互相砂岩、粉砂岩、凝灰质砂、泥岩、凝灰岩,夹石英斑岩、英安斑岩、安山玢岩、玄武玢岩及少量砾岩、砂质灰岩,顶部夹煤,,含腕足类、珊瑚、菊石及安加拉植物化石,厚1 700~5 000 m。上统,主要出露于西准北部,为吉木乃组、恰其海组含安加拉植物化石的陆相砂、泥岩、凝灰质砂、泥岩、凝灰岩,夹安山岩、玄武岩、霏细斑岩、火山角砾岩,底部夹煤,中部含腕足类化石,局部以火山岩为主,厚3 000~4 000 m,上与二叠系平行不整合。在东准北部富蕴地区出露上统上部喀喇额尔齐斯群变质砂砾岩、凝灰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局部以片岩、片麻岩、变粒岩为主,厚约700~2 300 m,未见顶底。

    克拉玛依之西:石炭系出露不全,下统上部—上统下部为希贝库拉斯组凝灰质砂、泥岩、凝灰岩互层,夹安山玢岩、玄武岩、砂岩、砾岩、灰岩、硅质岩,含腕足类、珊瑚、蜓、牙形石,出露厚约3 000 m,未见顶底。

    南准噶尔—北天山:下统出露于北天山东段(乌鲁木齐以东)—准噶尔东南缘,下部为塔木岗组、山梁砾石组陆相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夹页岩、煤,局部夹酸—基性火山岩,含孢粉及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2 000~5 000 m;上部在巴塔玛依内山火山喷发中心区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安山玢岩、玄武玢岩夹霏细岩、珍珠岩、火山碎屑岩等,厚达4 300 m。上统,北天山东段为弧形梁组、石钱滩组、六棵树组浅海相砂砾岩、粉砂岩、凝灰质砂砾岩,夹凝灰岩、灰岩、霏细岩、玄武玢岩、安山玢岩、英安斑岩等,含腕足类、珊瑚、菊石、双壳类化石,厚1 000~3 000 m;在博格达山东端火山喷发中心区,为居里得能组、沙雷塞尔克组、杨布拉克组凝灰岩、玄武玢岩、安山玢岩、英安斑岩、斜长斑岩,夹凝灰质砂岩及少量砂泥岩、灰岩,厚逾万米;北天山西段(乌鲁木齐以西),为奇尔古斯套组复理石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局部夹火山岩,厚2 000~6 500 m,下未见底,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觉罗塔格及其西段:下统厚3 800~6 900 m,含珊瑚、腕足类、菊石、蜓类化石,下部为小热泉子组中酸性火山岩(霏细斑岩、钠长斑岩、石英斑岩、石英角斑岩、斜长玢岩、安山玢岩)夹凝灰质砂岩、硅质岩、灰岩;上部为雅满苏组砂泥岩、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互层,夹砾岩、安山玢岩、玄武玢岩、斜长玢岩、霏细斑岩;上统厚900~2 400 m,为底坎尔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韵律互层,夹粉砂岩、灰岩、玄武玢岩、橄榄玄武岩、石英斑岩、斜长玢岩、英安玢岩、霏细岩,含珊瑚、腕足类、蜓类化石。觉罗塔格东段,下统厚3 200~7 000 m,为干墩组灰黑色硅泥质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夹石英砂岩、灰岩、基性火山岩、石英钠长斑岩、霏细岩,含珊瑚化石;上统厚1 100~8800 m,为梧桐窝子组细碧玢岩、辉绿玢岩,夹霏细斑岩、石英钠长斑岩、安山玢岩、碧玉、凝灰质砂砾岩、灰岩、砂泥岩。

    2兴安—松花江—延边地层区

    兴安—松花江—延边地层区的石炭系以陆相及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火山岩为主,仅大兴安岭北部为海相(王友勤等,1997)。其出露不完整,下统与上统均异地分布(表2-18)。

    大、小兴安岭地区仅有下统。在大兴安岭北部,下统下部为红水泉组砂岩、粉砂岩夹灰岩,底部砂砾岩,偶夹酸性火山岩,含珊瑚、腕足类等化石,厚1 200m;上部为莫尔根河组细碧—角斑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夹粉砂岩、含放射虫硅质粉砂岩、大理岩凸镜体,厚200~700m。小兴安岭西北部,下统为花达气组、查尔格拉河组陆相砂岩、砾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板岩不等厚互层,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500~600m。黑河市洪湖吐河沿岸,下统为洪湖吐河组凝灰岩夹板岩,含少量腕足类化石,厚1 800~2 800m。黑龙江东南部:哈尔滨以东伊春—尚志地区仅有陆相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的上统(唐家屯组)。下部为酸性、中酸性凝灰熔岩、凝灰岩夹粉砂岩、板岩、中性火山岩,厚1 600~1 900 m,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上部为砂岩、板岩夹少量酸性凝灰熔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厚40~1 500m。密山—宝清一带,下统为北兴组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夹砂岩,含少量腕足类化石,厚1 500~2 200m,下与泥盆系整合接触,其顶为一长期剥蚀间断面;上统为光庆组陆相砂、板岩、凝灰质板岩互层,下部砂砾岩为主,中部夹凝灰岩,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约800m,未见底。

    延吉附近,仅有上统,为天宝山组粉砂岩、页岩、板岩、结晶灰岩互层,夹砂岩,含少量珊瑚化石,厚约2 000m,下与花岗岩不整合接触。

  7. 南疆地层大区

    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的石炭系分布于中—南天山、北山、塔里木西北—西南缘、柯坪和西昆仑。中天山伊宁地区和北山以火山岩为主或夹大量火山岩,南天山、塔里木陆块以台地相灰岩为主,西昆仑则为碎屑岩夹灰岩等(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 )。

  8. 华北地层大区

    华北地层大区的石炭系分布较广,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主,华北陆块上含煤最富,此外,在柴达木、东昆仑、华北地层大区北缘尚夹火山岩。

  9. 华南地层大区

    石炭系广泛分布于本区东部(龙门山—云南丽江—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南秦岭—大别山区),大区西部出露较零散。

  10. 藏滇地层大区

    藏滇地层大区石炭系分布广泛,并以上统发育冰海相杂砾岩,含冈瓦那相冷温型动物群化石为突出特点(郝子文等)。

  11. 二叠系

    二叠系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层大区、北疆兴安—张广才岭完达山—兴凯地层大区、天山—北山、华北地层大区西部,山西、内蒙古中部、西藏,其余地区出露零散(图2-6)。其中,北疆兴安—张广才岭完达山—兴凯地层大区、中天山—塔里木陆块内部,二叠系以陆相碎屑岩、火山岩为主;北山、内蒙古中部为海陆交互相火山岩、碎屑岩;华北地层大区西部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灰岩为主,夹少量火山岩,唯北祁连为陆相;华北为陆相含煤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华南地层大区东部下—中统为巨型台地相灰岩,上统为含煤沉积;西部则台地相灰岩与含大量火山岩的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并存;塔南缘、西昆仑二叠系发育特征与华南地层大区东部类似;西藏,下统发育冰海相杂砾岩,中—上统为碳酸盐岩。

  12. 北疆兴安—张广才岭完达山—兴凯地层大区

    1、北疆地层区

    二叠系主要由陆相火山岩及碎屑组成,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但北天山乌鲁木齐一带下统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内蒙古西端额济纳旗以海相为主。

    2、兴安—松花江—延边地层区

    兴安—松花江—延边地层区的二叠系由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组成,下统以陆相为主,中统海相为主,上统为陆相(仅延吉附近见少量腕足类),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喷发中心地区,因此横向变化较大(王友勤等,1997;金玉玕等,2000)。

  13. 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

    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的二叠系分布于中—南天山西部、北山、塔里木陆块和西昆仑。中天山伊宁地区和北山二叠系由火山岩、碎屑岩组成,但伊宁地区为陆相,北山地区为海相;南天山和塔里木陆块,下统为台地相灰岩,中—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西昆仑则为砂岩夹灰岩等(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 )。

  14. 华北地层大区

    华北地层大区的二叠系分布较广,岩相变化较大:在华北陆块、北祁连—走廊区为陆相碎屑岩,偶夹灰岩;中—南祁连、柴达木、东昆仑—中秦岭为海陆交互相—海相灰岩、碎屑岩夹少量火山岩,其中柴达木南北缘以灰岩为主,甘肃—青海交界地区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华北地层大区北缘为含火山岩的海陆交互—陆相沉积。

  15. 华南地层大区

    二叠系分布较广。大区东部(龙门山—云南丽江—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南秦岭—大别山区)以巨型碳酸盐岩台地及含煤沉积为主,大区西部则碳酸盐岩台地相灰岩、深水槽盆相砂泥岩、含大量火山岩的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并存。

  16. 藏滇地层大区

    藏滇地层大区二叠系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