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京派热度:292

词语京派拆分为汉字:

京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京字字源来历,京字演变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大。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

派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派字字源来历,派字演变

1. 派 [pài]派 [pài]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作风,风度:正~。气~。~势。~头。分配,指定:~赴。~驻。~遣。委~。指摘:~不是。量词(a.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

 

查询词语:京派

汉语拼音:jīng pài

词语京派基本解释

京剧的一个流派,以北京的表演风格为代表。

泛指北京的风格和特色:~小说。

词语京派在线造句

  1. 这是京派作家对人类诗意生存的文学表达及美学设计。

  2. 更北方部队导向模式,更注重改进型的新维京派风格。

  3. 京派意象是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学思潮相融合的产物。

  4. 周信芳在京剧流派中是属于海派而不是京派

  5. 梦想的叙事--京派小说审美回忆论探询

  6. 京派小说还乡叙事的文化内涵及美学风貌

  7. 作为文化现象的京派与海派

  8. 京派小说的残缺家庭模式及其美学意蕴

  9. 京派作家笔下的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

  10. “自己的园地”与人生的艺术化--京派知识分子群体文化性格论

  11. 京派批评的文化特征

  12. 京派的文化选择:向传统倾斜

  13. 试论京派小说形象系统的民族化特色

  14. 京派小说的人性世界

  15. 情绪的体操--论京派的美学思想

  16. 京派作家的女性观

  17. 京派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18. 京派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

  19. 京派小说的人道情怀

  20. 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

  21. 京派诗话小说虚构世界的四种方式

  22. 八十年代以来京派批评研究综论

  23. 京派小说都市叙事的“他者化”

  24. 京派巨子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25. 京派女作家凌叔华、林徽因小说的叙事艺术

  26. 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差异很大。

词语京派百科解释: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