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苗药拆分为汉字:
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苗字字源来历,苗字演变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麦~。树~。幼~。~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形状像苗的:火~儿。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子孙……
药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药字字源来历,药字演变
可以治病的东西:~材。~物。补~。毒~。草~。中~。西~。~剂。~膳。~到病除。良~苦口。有一定作用的化学物品:火~。炸~。杀虫~。用药物救治:不可救~。毒死:~老鼠。古同“约”,缠。草名,即“白芷”。……
查询词语:苗药
汉语拼音:miáo yào
苗药是指在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乌蒙山脉、武陵山脉、鄂西山地、大苗山脉及海南山地等地区种植、生长的中草药材。同时也指苗族医药文化。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疾病、伤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医疗经验。他们对致病因,素、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等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在疾病分类和命名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临证处方用药方面,有着许多的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成为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一部分。
This paper discusses Longli county's Miao medicine industry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sci-tech.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和已知文献,对贵州龙里苗药产业进行科技文化视角的研究。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of intravenous submicron emulsion of Oleum Cinnamomi oil of Miao nationality herbal.
目的:研究苗药大果木姜子油静脉乳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of original plant of ethnomedicine "Heiguteng" .
目的研究苗药黑骨藤原植物药用部分的显微结构。
Detoxification experiments on pesticide damage of grafted watermelon seedlings
西瓜嫁接苗药害解毒试验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Miao drug with powder of Meijin dissolving calculi for kidney stone
苗药梅金化石散治疗肾结石体会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iao drug with Zou-hua-xiao
苗药走花肖的生药鉴别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Ficus tikoua of Miao nationality
苗药地瓜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在贵州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卫生厅和药监局的领导下,贵州苗医药研究及苗药产业化在二十多年中迅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上世纪80年代
80年代初贵州省中医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室成立,1984年全国第一次民族医药会议后,贵州在全省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苗族医药调研。在苗族民间广泛收集医药文化资料,如手抄本、地方志书及“口碑”流传资料,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苗医理法方药资料,为苗医药学的研究和继承工作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
苗医药研究整理取得可喜成果,出版了《苗族医药学》等苗医药专著。苗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步入黄金期,开发了近200个民族药成方制剂,同时产生了一批苗药企业。贵州省具有苗药企业70多家,苗药产业开始起步,产值以每年20%递增。
2007年以前
2002年贵州苗药制剂154个品种上升为国家品种,2002年由于苗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苗药产业列为省重要支柱产业,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中药、民族药产业的研究。2004年苗医药理论系统研究列为重大科研项目, 2006年我校特色学科苗医药本科教育开始招生,
2011年前
苗医专科建设及医院得到较大发展,建立了10个苗医专科,一个公办的苗医院。2008年苗医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获省科持成果二等奖),2009教育部 中药、民族药研发中心立项建设(贵阳医学院)。大量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开展进行。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简称六因。而六因归根结底都要用产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导致人体生病,所以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诊断疾病是通过把脉、听声、观察颜色、询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按、搬、量等传统方法,观察人体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观察身体的汁水、尿液、血气、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态结构变化等。
苗药对采制有一定要求。植物药在有效成分富足时采集。如根类药宜在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采集,茎叶宜在生长旺期,花类宜在待放时,果实在初熟间,芽力求娇嫩鲜美,皮类以浆汁富足为好,鱼、虾、虫、兽要辨别真假,腐败者不能入药;矿物、金属宜剔净杂质。药物制作包括一般加工、炮制、提炼、合成及剂型改革等。因此,在选药配方时,在选药上、用药分量上、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药方式、禁忌事项等方面,都要注意发扬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苗族聚居的山区药物资源种类之多、产量之大、品质之好,是许多平坝地区所不能及。如:贵州主要出口的药材七叶一枝花、茯苓、天麻、桔梗、半夏、南星、首乌、黄精、钩藤、杜仲等,许多主产于几个苗族聚居的自治州。仅茯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年产量就达7692.9公担;黄柏年产量达6706公斤,吴萸达22.8公担,桔梗年产量达171384公斤。仅天麻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年产量就达1万公斤。其他产量大的药材亦很多。从各地民间众多的药市盛况也可充分表现出苗药资源的丰富性,有的药市有大小摊位数十至数百个,上市各类野生(少数家种)鲜、干药材几十至几百种。最常见的药材如:各种血藤、铁筷子、百金条、白龙须、蓝布正、地星宿、果上叶、黑骨藤、飞龙掌血、草乌、大风藤、八爪金、淫羊藿、海金沙、透骨香、白及、金樱子、徐长卿、仙鹤草、田基黄等等。另有部分珍稀品种如八角莲、九月生、金铁锁、一支箭、仙桃草、和气草、菌灵芝等在药市上也偶有出售。
科研机构与平台建设
现有国有专业公立民族医药研究所3家,省级一所,地州级两所,民营民族医药研究所10多家。近年还成立了“民族药研发中心”、“中药、民族药工程中心”、“中药民族药制剂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平台。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所建立了苗族、侗族药物标本馆,贵阳中医学院建有苗医药文化馆。在这此研究机构内汇集了我省主要的民族医药科研人员,开展对民族医药的调查、搜集、整理和文献出版,承担民族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技术的科学研究。
基础科研不断深入
近年苗医药科研发展迅速,水平不断提高。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代表的苗医药科研团队近年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由贵阳中医学院领衔的“苗医药理论系统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建立了三个数据库,并获得贵州省200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项目有10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基础项目等等。在近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民族医药学科中,苗医药研究所获得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也在逐年递增。
苗医药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
先后整理出版了《苗族药物学》、《苗族医药学》、《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中华本草·苗药卷》、《十大苗药研究》、《苗族医学》等苗医药专著。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0多篇,还编写了苗医药系列教材一套,有效保护和发展了苗医药,为其开发利用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特色诊疗方法发掘利用
我省现有国家办的民族中医医院9所,民族医药特色专科10个,苗医院1所。 苗中苗族中医医院有:黄平苗族中医医院、务川仡佬族苗族中医医院、、印江土家族苗族民族中医医院、思南土家族苗族民族中医医院、松桃苗族民族中医医院。苗 族特色专科有苗医皮肤科、苗医妇科、苗医结核病科、苗医骨髓炎科、苗医蜂疗科、贵阳中医学院特色苗医疼痛门诊等等。苗医院为我省第一个国有的黔东南苗族侗 族自治州苗医院。此外还有大量民营的苗族诊所及医院。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的苗医皮肤科,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验收,成为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
贵州苗医药在实践中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探索和积累了很多经验,极具特色,在很多方而有独特疗效,最突出的是在皮肤病、骨折、烧烫伤、结核病、骨髓炎、妇科、蛇咬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如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苗医皮肤科,用苗药解毒汤、苗药白癜风祛风汤通过内服、外搽、熏蒸等方法,治疗牛皮癣、白癜风,有 效率达50%~60%。 黔东南州中医院苗医结核病科,运用苗药处方天云散治疗继发型肺结核,能明显改善病人症状,使痰菌转阴,胸片渗出灶吸收,疗效显著,填补了治疗难治型肺结核空白。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苗医院,集中开展如类风湿、中风偏瘫、骨髓炎、骨结核等病的治疗。镇远县龙华湘骨伤医院用苗药治疗骨折患者,其治疗方法独 特,疗效显著,治疗费用低,吸引了周围县市及许多外省的患者。民族医药的特色诊疗方法受到了普遍重视,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在我国苗族聚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不少的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大力开发常用的药材如: 天麻、杜仲、厚朴、黄柏、茯苓、栀子、木瓜、乌梅、桔梗、石斛、天冬等的人工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大力开发研究民族药制剂,先后发展了二百多家民营、私营、个体民族医药机构,开发了近200个民族药成方制剂,基中国家标准民族药154个,同时产生了一批民族药业。现贵州省具有民族药业70多家,生产苗药品种160多个,其中国家准字号品种154个。年产值90年代初从零起步,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2011年已达150多亿元。有3家苗药生产企业进入我国中药制药工业的50强,7家进入100强。苗药产业在中国各民族医药产业中遥遥领先,成为我国民族药产业的典范和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