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精武体育会拆分为汉字:
精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精字字源来历,精字演变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
武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武字字源来历,武字演变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姓。……
体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体字字源来历,体字演变
1. 体 [tǐ]2. 体 [tī]体 [tǐ]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育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育字字源来历,育字演变
1. 育 [yù]育 [yù]生养:~龄。节~。生儿~女。养活:~婴。哺~。培~。抚~。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智~。体~。美~。教书~人。……
会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会字字源来历,会字演变
1. 会 [huì]2. 会 [kuài]会 [huì]聚合,合拢,合在一起:~合。~审。~话。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都(dū)~。省~。彼此见面:~面。~见。付钱:~账。~钞。理解,领悟,懂:~心,体~……
查询词语:精武体育会
汉语拼音:jīng wǔ tǐ yù huì
精武体育会(Chin Woo Athletic Federation)源于霍元甲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是以教授、弘扬中华武术,培养革命力量为主要活动和任务的群众性武术团体,也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历史最悠久,成立最早并有深远影响的民间体育团体。精武体育会以体,智,德三星会旗和三星会徽为标记,代表精武体育会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倡导“爱国、修身、正义、助人”、“强国、强民、强身”、“乃文乃武”的精武精神,发扬中华文化,寓教于体的理念。
1978年后,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恢复社团活动,并于1990年作为市级民间体育社团注册登记,现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Shanghai Chin Woo Athletic Federation)。该会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开展武术引向学校工作,选派会员和教员进学校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创办武术特色学校,普及武术运动;加强会员在公园、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管理。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辅导和交流活动;加强同国内外精武友会和武术团体之间的联系,组织交流;举办武术、文化等培训;组织开展武术理论研究,收集资料,编写教学教材,整理史料,传承和传授传统武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fine military sports club for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development, Chinese nation's promotion has made the proper contribution.
精武体育会为中华武术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Chin Woo Athletic Association Selangor And Kuala Lumpur
雪隆精武体育会
Malacca Chin Woo Athletic Association
马六甲精武体育会
Polish Chin Woo Athletic Association
捷克共和国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中国群众性武术团体之一,1910年霍元甲创办于上海,以教学武术为主要活动。1911年秋,该会在上海举行第 1 次武术表演, 事后,许多人要求派教师教武术。不久,在浙江绍兴设立了分会,在上海也设立了 3个分会。从 1918 年起,又先后在武汉、广州、佛山、汕头、厦门等城市设立了分会。1920年以后,又分别在东南亚各地设立分会,如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三宝垄、泗水、西贡、马六甲等华侨聚居的地方。在吉隆坡还成立了女子精武体育会,由国内派教师前往教授武术,并在当地华侨子弟学校担任武术教学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该会活动时断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停止活动,后又有所恢复。
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中国精武体操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闸北旱桥以西王家宅。霍元甲亲自授拳,还有其徒刘振声及后来赵汉杰、陈其美、农劲荪也常来会指导。第一批学员73名,采用武术传统教授方法,以师带徒,传授拳术。第一批学员有陈公哲、丘亮、李迪初、姚蟾伯、王维藩、卢炜昌等。自此,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诞生了。
正当霍元甲主持精武体操会精心培养骨干,以图大展伟业之时,却遭日本人的“陷害”。因误服了日本人上门兜售的丹药后咯血病加剧,急送新闸路中国红十字医院医治二周后逝世。他的突然逝世,使精武体操会失去了支柱,会务无形停顿。
为了继承霍元甲的遗愿,一批中坚学员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等共商重振精武大计,一致表示:“既感受种种之刺激,复以身受霍先生之教育不能尽,引以为憾,乃约同志继霍先生之业。”于1911年3月3日精武体操会迁入万国商团中国义勇队旧址(即现民德路南端跨越铁路至北浙江路处),设有两个练习室、图书馆及宿舍,还有摄影室,称为第二会所。
第二会所落成后,会员略有增加,精武事业从低谷走出,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民国四年七月四日(1915年)精武在王家宅练武之用的笪棚,被台风席卷而去,无法练武,因此精武体操会的三名主事陈公哲、姚蟾伯,卢炜昌共议未来精武新会址之事,陈公哲当即慷慨献出提篮桥培开尔路73号宅地2亩,“乃合姚卢之力,同任建筑”,动工建造了新会舍。1916年4月6日迁入新会舍,并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自此,上海精武体育会步入了壮大与繁荣时期,开创了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
精武以体,智,德三星会旗和三星会徽为标记。
1919年又分别成立第二分会(在南市煤炭公所内)和第三分会(在鲁班路山东会馆内),倍开尔路会所改称总会。
1910~1920年,10年中该会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外地亦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派教师前往指导。如绍兴(1912年),汉口(1918年),广州、佛山、汕头(1919年),梧州(1922年),南昌(1923年),厦门(1925年),四川(两个分会,分别建于1927、1928年),以及后来的南宁、嘉兴、松江、无锡等分会。1920年7月3日,应国外华侨人士的邀请,上海精武会派了5名骨干成员陈公哲、黎惠生、罗啸敖、陈士超、叶书田,去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宣传精武体育会的武术事业并协助建会,在精武历史上被称为"五使下南洋"。此后,上述国家和地区以及后来的暹罗(泰国)、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分会。最高峰时,国内外分会达42个,会员逾40万人。
1921年,陈公哲又将倍开尔路75号的四层自有房屋献给精武体育会,作为刚成立的联系外省市和国外精武体育会工作的"中央精武"办事处。1923年,又购下福德里内一块地产建造了精武中央大礼堂。1924年,因倍开尔路房屋财政困扰而办事处迁入中央大礼堂办公,即今总会所在地。
总会提倡"体、智、德"三育并进和"乃武乃文"、体育以武术为主,逐步确立了初、中、高三级的"精武三十套武术基本套路";德育上则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精武精神,积极提倡和实行。
该会曾编辑出版《精武本纪》、《潭腿精义》、《潭腿卦图》、《工力拳》、《达摩剑》、《粤曲精华》、《新乐府》、《测光捷经》、《医说》等数十种作品和书刊;还自摄影片5卷66节,曾作专场放映招待驻沪各国领事。1938年日寇入侵,强占了总会会所,上述大部份书刊和影片被毁。后该会迁往南京东路慈淑大楼(今东海大楼)。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底,才收回福德里总会会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精武体育会由政府接管,逐步成为虹口区的一个体育场馆,继续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活动。
1979年以后,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恢复活动,天津、广州、余姚等地的精武体育会亦相继恢复活动。1990年始,该会开展了与海外精武组织的联系和交流活动,台湾精武体育会也成立创建于1996年1月27日 。会长黄连顺(英文: Huang Lien-Shun .1955年5月生)台湾精武体育会的创立者,字啸玄台湾省台北人,台湾人第一位进入中国体育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研究生部深造学习(高访学者)。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学者、中华武术海峡两岸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人,中华台北国家代表队武术执行教练。
精武体育会,对南北武术流派兼收并蓄,教师都是南北武术流派中有专长者,后又增加了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如摔跤、拳击、球类等。为了扩大影响和便于教学,还编著了《潭腿》、《功力拳》等武术书籍,并将一些武术动作拍摄成电影。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的世家。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因霍恩第的秘宗拳出神入化,所以很多大商人都求他保镖,霍恩第只镖穷苦百姓、清白之人,对贪官污吏决不保镖。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甲、霍元武,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练习,并在24岁那年5分钟之内击败了一位仅仅用三式打败了霍元甲的哥哥与弟弟的人。之后霍元甲创办了迷踪拳。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药材商店,后到上海办“精武体育会”(精武门),为发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上海,他曾经在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一说俄罗斯大力士被霍元甲亲自击败,另一说俄罗斯大力士听到霍元甲的名声放弃比赛)有一次日本一个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派弟子刘振声接战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精武体育会”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武馆,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的其中一种原因是因为他觉得我们中国的武术不应该有门派之分,我们应该博众家之长,这样各自的武术才有进步,才能把我们的国术发扬光大(这点和李小龙先生相似)。但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被下毒而死。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大侠刘振声慕名来津,求拜于元甲门下。霍察其正直,遂收为弟子。从此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先例。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俄国人来津在戏园卖艺,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见了广告,并听说俄国人还当场信口雌黄,侮蔑中国人无能,极为气愤,当即邀怀庆会馆主人农劲荪和徒弟刘振声前往戏园,见到俄国大力士在台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国”如有能者,可登台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里还坐得住,不顾众人劝阻,一个箭步,气宇轩昂地跳上戏台,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与你较量”。此时翻译将霍元甲生平来历告知俄国人。此俄国人闻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连忙将霍元甲让进后台,霍元甲当场质责俄国人:“为何辱我中华?”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重登广告,必须去掉俄国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是要俄国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的错误,当众赔罪谢过;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某要与之决一雌雄,并命其当机立断,色厉内荏的俄国力士哪敢出场比武,只好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甘愿登报更正和公开承认藐视中国人的错误,从而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宣统元年(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也称奥比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东亚病夫”。霍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甲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应愿出万金作押。对方一再拖延,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公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有传说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药害死之后,他的爱徒陈真替他报仇。这个传说在19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龙搬上银幕(电影《精武门》,李小龙演陈真)。但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陈真”这个人物。
此外还有有关霍元甲的长篇历史小说《津门大侠霍元甲》,作者:冯育楠,百花文艺出版。通过作者考证的一些史料,基本再现了一代大侠霍元甲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