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多倍体拆分为汉字:
多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多字字源来历,多字演变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过分,不必要的:~嘴。~心。~……
倍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倍字字源来历,倍字演变
等于原数的两个:加~。事~功半。~道而行(兼程而行)。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二的五~是十。更加,非常:“每逢佳节~思亲”。~加。~儿精神。增益:“焉用亡郑以~邻?”古同“背”,背弃,背叛。古同“背”,背诵。……
体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体字字源来历,体字演变
1. 体 [tǐ]2. 体 [tī]体 [tǐ]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查询词语:多倍体
汉语拼音:duō bèi tǐ
In vertebrates, polyploidy tends to be lethal, but plants can do just fine with all this extra genetic material.
脊椎动物中,多倍体往往是致死的,而多倍体植物却可以很好的存活。
Alternatively, like allopolyploids, they may arise by the nondisjunction of chromatids during the mitotic division of a zygote.
与异源多倍体相似的是,它们也是在有丝分裂中合子的染色单体不分离形成的。
Polyploids can arise by somatic doubling, by the fusion of unreduced gametes, and by means of a triploid bridge.
多倍体产生与体细胞染色体的加倍、未减数配子的融合以及一种叫三倍体桥的方法。
But we have the knowledge that the species is a polyploid [has extra chromosomes], so hopefully it has plenty of resilience.
不过我们也认识到,这一物种毕竟是一种多倍体(即存在多套染色体),因此还存在较大的缓冲空间。
Polyploidy had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plant evolution, about a half of species belong to polyploidy in the plant field .
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植物界约有二分之一的物种属于多倍体。
Polyploid bree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get new varieties.
多倍体育种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Lineage-specific patterns are also seen: translocations are rare in dipteran flies, and angiosperm genomes seem prone to polyploidization.
天堂的具体模式还看到:易位是罕见的双翅苍蝇,和被子植物基因组似乎容易多倍体化。
Conclusion In GIST there was heteroploid of chromosome 8 with more polyploidy than monoploid correlated wit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结论GIST中存在8号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多倍体多于单倍体,并且与GIST复发转移有关;
This reveled that it was reliable to use the stoma characters to identify the polyploid.
这说明利用气孔特征鉴定红掌多倍体是可靠的。
这是物种形成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只经过一二代就能产生新物种的方式。由于多倍体生物一旦形成,它和原来的物种就发生生殖隔离,因而它成了新种,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爆发式的。多倍体在动物界极少发生,在植物界却相当普遍。很多植物种都是通过多倍体途径而产生的。约33%的物种是多倍体。被子植物中约有40%以上是多倍体。小麦、燕麦、棉花、烟草、甘蔗、香蕉、苹果、梨、水仙等都是多倍性的。香蕉、某些马铃薯品种是三倍体的。一般马铃薯是四倍体。蕨类植物也有很多是多倍体,裸子植物较少多倍体,但有名的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则为六倍体。
多倍体的形成有2种方式,一种是本身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而使染色体复制之后,细胞不随之分裂,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成倍增加,从而形成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另一种是由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同源多倍体是比较少见的。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夜来香)(Oenotheralamarckiana)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个(2n)变成了48个(4n),成了四倍体植物。这个四倍体植物与原来的二倍体植物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植物是不育的(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配对)。因此这个四倍体植物便是一个新种。Hugo de Vries给这个新种定名为 Oenothe。
多倍体植株的一般特征是茎粗、叶大、花大、果实大,但往往生长慢,矮生,成熟也较迟。多倍体的植株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例如,四倍体葡萄的果实比二倍体葡萄的果实大得多,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体的品种几乎增加了一倍。
通过实验,可以人为地培育出同源多倍体植株,例如,西瓜是二倍体,具有11对(22条)染色体(2n=22)。在西瓜幼苗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生长尖,破坏分裂细胞的纺锤体,使细胞内染色体增加了一倍,因而得到具有四倍染色体(4n)的西瓜植株。四倍体西瓜可以结实,产生种子,可以培育成四倍体西瓜品系。四倍体西瓜如果接受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由于这种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正常结子,所以三倍体西瓜果实内没有正常的种子。市场上出售的无子西瓜就是这种三倍体西瓜。
异源多倍体的例子比较多。栽培小麦(Triticum vulgaris)就是这样起源的。大约6 000年前,一种有14个染色体(二倍体)的野生小麦,称为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cum),与一种杂草山羊草(Aegilops sp.)杂交。这种杂草的正常二倍体也是14个染色体,但是它们与一粒小麦的14个染色体不同(不同源),因此不能配对,所以杂交后代是不育的。但是,由于低温,这个杂交后代忽然染色体加倍,形成了一个异源多倍体,即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二粒小麦具有28个染色体,或14对染色体。二粒小麦与另一种二倍体山羊草(Ageilops squarrosa)杂交,二粒小麦有28个染色体,山羊草只有14个染色体,杂交的后代又是不育的。由于低温,这个杂交种的染色体又忽然加倍,形成了具有42个(28+14)染色体的异源多倍体,即栽培的普通小麦。
由于不同种的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种经常是高度不育的,因此在培育异源多倍体植物时,要进行染色体加倍的处理,才能产生能够结实繁殖的后代。例如,将亚洲棉(2n=26)与野生美洲棉(2n=26)杂交得到的杂种,经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染色体数为4n=52的棉株,与栽培种美棉相同。类似的试验在小麦、芸苔属、西洋李、烟草等植物都进行成功,为物种起源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在这些事例中,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之间的杂种后代能育性很低的原因之一是,杂种的染色体组成来自不同种的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能配对。经过染色体加倍,解决了配对的问题,改进了育性。
中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小黑麦也是异源多倍体新种。小麦有42个染色体(6n=42),黑麦有14个染色体(2n=14)。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含21+7个染色体的杂种。由于染色体不能配对,杂种不育。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42+14),这样就成了有繁殖能力的异源八倍体的小黑麦新种了。
关于多倍体育性:人工获得的多倍体往往有不育的特性,比如同源四倍体,其自身的育性以及和二倍体杂交的育性都很低,选择育性好结籽性好的品系是一个很繁杂漫长的过程. 所以说多倍体育种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不简单. 育成一个有价值的品种都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的工作。